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電 題:最有票房的京劇人于魁智:“明年扮農民挑戰(zhàn)自己”
中新社記者 應妮
見到于魁智是在后臺,他剛從民族宮大劇院的舞臺下來。在中國文聯(lián)主辦的“梅花朵朵向太陽”戲曲專場中,中國十幾位老中青“梅花獎”得主歡聚一堂,共同迎接中共十七大的召開。
于魁智在舞臺上沒有表演傳統(tǒng)的拿手唱段,而是和搭檔李勝素合唱了京劇新作《豐碑》。“這是特意為這臺晚會所作的新段新詞”,其中唱詞有“人民是共產黨的靠山,共產黨是人民的期盼”,于魁智認為這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心聲。
十歲學戲迄今已有三十年藝齡,近年來在各地巡回演出,于魁智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及美洲;從一九九三年起他八次赴臺灣演出,被《中國時報》譽為“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
這位已經被人敬稱為“于老板”的紅伶,連續(xù)兩屆全國黨代表,他先后十多次參加中宣部、文化部、鐵道部和中央電視臺等單位組織的“老區(qū)特區(qū)心連心藝術團”、“京九文化列車”、“南昆文化列車”、“赴山西扶貧藝術團”等政治性的演出。參加這些活動既沒有出場費,更沒有生活節(jié)奏可言,還得風雨無阻,于魁智都堅持始終。在山西老區(qū)參加扶貧慰問演出時,他還捐錢在當地建了一座“魁智希望小學”。
身為中國京劇團一團團長,他也常年帶團到中國各省巡演,農村變化之快,成為他感觸最大的一點。“農村發(fā)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農民也早已不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他今年到河南大澗村看到農民住上聯(lián)體別墅,各村各鎮(zhèn)都有自己的禮堂,激發(fā)了一個藝術家的熱情。他表示將在明年上半年推出一個反映農村變化的現(xiàn)實題材作品,演過袁崇煥、岳飛等眾多古人的于魁智,如何活脫脫演出一個當代人物,他亦自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說到中國戲曲尤其是京劇現(xiàn)狀,于魁智有個與眾人不太一樣的看法:“京劇無須說振興,因為它并沒有衰落。”他解釋,京劇總被稱為“國寶”、“國粹”,但是我們業(yè)內人士不能躺在“國寶”上把自己當大熊貓,只等待國家的扶持。“事實上,國家一直對傳統(tǒng)戲曲扶持有加,試想哪個國家能在國家級電視臺中專門辟出一個頻道,二十四小時不停播放各種戲曲節(jié)目呢?從二000年開始,中國戲曲學院已經畢業(yè)了四屆京劇研究生班,現(xiàn)在各個戲曲院團都是骨干,所以我們要主動承擔責任。”
于魁智認為中國戲曲的希望在于青年人,不僅培養(yǎng)青年演員,更重要是培養(yǎng)青年觀眾。近年來中國京劇一團赴安徽、甘肅、江蘇等地高校巡演,受到青年學子的熱烈歡迎,這讓他很受鼓舞。融入京劇元素的歌曲每每都能流行,“這在我們行內叫‘京歌’”,于魁智不僅不排斥而且還身體力行,“《豐碑》其實就算京歌了,而不是純粹意義上的京劇。”
“京劇不愁沒有市場,更多時候在于加強個人藝術修養(yǎng),而我們要耐得住寂寞”,于魁智意味深長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