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證據來!”日本右翼分子說。他們向我們要南京大屠殺的證據。
我們與這些右翼分子打歷史官司,說到底,就是打證據。
我們遇到的對手,是一群不見證據不服軟的對手。整個日本民族,證據觀念都是極強的,不只是右翼分子。所以,我們拿出的證據,不只是給右翼分子看,也是給整個日本國民看,特別是給讀了偽史教科書的年輕一代看。當然,還要給國際社會看。
日本人證據意識強,淵源有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人學到了西方的科學精神,學會了西方學術的實證方法,凡立一說,必講證據,必以事實材料為立論根據,而且舉證崇尚綿密,不憚繁瑣。若是看一看日本人寫的學術論文,便可一目了然。這是一。其二,日本是個法制森嚴的國度,一般平民都有很強的法制觀念,由此便自然孕育出了濃烈的證據意識,涉訟時擅長舉證不說,平時爭辯也動輒要別人“拿證據來”。崇尚證據,幾乎成了日本的國民性。
這種國民性本來是個好東西,但一到了心術不正的右翼分子手里,就仿佛變成了“皇軍”手里的武器。
這種既崇尚證據又心術不正的對手,著實不好對付。
我們怎么辦?只能拿出證據來!而且要拿出法理學意義上的確鑿證據來。空說“鐵證如山”是無效的,盡管南京大屠殺天日昭昭,舉世皆知。
證據,其實是舉不勝舉的,但是,真正有效的、能夠制服右翼分子的證據,卻又并非是唾手可得的。回想當年東京審判、南京審判,雖然世人皆知松井石根、谷壽夫等人是制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但要定他們的罪,仍須以法律承認的證據為依據,而最后也正是靠了這樣的證據才使惡魔受到了嚴懲。
但是,搜集這樣的證據并非易事。當時我方提供給法庭的500多件案例,便是費了極大的努力和周折才搜集到的。關于這些證據之不易得的情形,我方當時有一份報告書這樣寫道:
涉及名譽赧然不宣者有之,事過境遷人去樓空者有之,生死不明無從探悉者有之,故此五百余件均系經極大困難所訪得。
實際上,當時南京大屠殺剛剛過去沒幾年,殉難者的血仿佛還沒有干,而證據就已經如此難以搜集了,更何況半個多世紀以后的今天。
然而,正是在這半個多世紀以后的今天,日本右翼分子向我們索要起了證據!猛然,我們醒悟了,我們發現了自己的失誤——戰后這幾十年中,我們竟未曾用心去刻意地搜集和保存南京大屠殺的證據,以致大量的證據被損毀和消失。譬如,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建在當年屠殺現場上的,但施工時卻沒有注意尋找遇難者的遺骨,直到紀念館建成后整理草坪時才發現遺骨。對這一重要失誤,一位研究者曾極惋惜地說道:“當時就想趕快把館建成,卻沒有注意挖掘這么重要的歷史證據。”再如,通過向大屠殺幸存者做調查以獲得證據,本來是早就應該做的工作,但直到近些年才動手,結果,很多當事人早已亡故,證據也隨之湮滅。雖然這項工作后來有所收獲,但正如許多研究者所嘆息的:我們動手太晚了!即使是在調查大屠殺幸存者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有不少失誤,比如,一些執行調查的人員由于不夠專業或是草率,沒能在調查問話時對幸存者做正確的調查引導,致使得到的調查材料上不少寫的都是諸如“我們家門前堆滿了尸體”、“鬼子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之類的證詞,而這些證詞在法律上幾乎沒有證明力。
反思我們的失誤,它說明了什么問題?一方面,固然說明我們民族太善良,常懷“以德報怨”之心,總把別人往好處想,結果君子被小人算計;另一方面,也說明國人的證據意識太淡薄。
何以證據意識淡薄?我想,原因大約有三。長期的農業社會的生活,使國人養成了一種稀松湊合的思維習慣,凡事不大較真,得過且過,相反,凡事都要認真“確認”的習慣卻沒有養成。此其一。我國的文化傳統中有輕視科學技術的弊端,諸如舉證、求證、論證之類的邏輯思維方法很不發達,實際上也就是科學思維、科學精神不發達。此其二。人治傳統在我國一向居于主流位置,權勢往往是大于法制的,所以證據在解決糾紛乃至打官司時常常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人們的證據意識并不十分強烈。此其三。或曰,我國傳統學術中不是產生過崇尚證據的乾嘉考據學派嗎?不錯,是有這個學派。但他們的考據思想和方法并不普及,而且近幾十年來還時常受到譏貶,謂之“饾饤瑣屑”。以上種種,都聚而成為釀成國人證據意識淡薄的酵母。
右翼分子強烈地刺激了我們,激起了我們奮起糾正以往的失誤。近些年來,不論是一些官方機構,還是民間人士,很多中國人都在自覺地做一項工作,就是搜集日寇侵華證據,舉凡能夠證明日寇侵華罪行的人證、物證、書證等等,都在搜求、保存之列。《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錄》的編纂出版(南京出版社2007年出版,朱成山主編),可謂這種搜集證據行動的一個大動作。這部《名錄》,是歷史上第一部印成書籍的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錄,厚厚7大冊,載入遇難者9000余名。這既是一部珍貴的歷史檔案,一部有力的證據集,也堪稱一尊鐫刻著殉難者名字的紀念碑。
略舉兩位遇難者的情況記錄,以見《名錄》的體例和內容之一斑。
高大有男60歲廚師遇難前家庭住址為中華門外寶塔根105號,遇難時間為1937年12月16日,遇難地點在自己家,遇難方式為被日軍槍殺,加害日軍部隊番號為中島部隊。
黃蠟紅女8歲漢族南京人遇難前家庭住址為中央門外五班村,遇難時間、遺體掩埋時間為1937年12月,遇難地點為中央門外五班村家中,遇難方式為被日軍槍殺,遺體掩埋地點為邁皋橋回子山。
可以看出,《名錄》的體例是相當嚴謹和科學的,所記錄的內容,包括遇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住址、遇難地點、遇難方式、掩埋時間和地點、加害者部隊番號等十多個項目,這種記錄方法,全面呈現了遇難者的情況,其具體性、完備性,使之具有了法律證據的特質。《名錄》的嚴謹和科學,還特別表現在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身份的識別和確認上。體例規定,書中所載的遇難者,其遇害的時間,必須是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至1938年1月底之間,因為這個時間范圍是東京法庭所認定的南京大屠殺的時間范圍,只有在這段時間內殉難的,才具有“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身份。這樣做,是為了保證《名錄》的科學性,亦即證據的確鑿性,只有這樣,才能不給右翼分子以口實。為此,許多在這段時間之前或之后不久在南京殉難的同胞,就只好不記入《名錄》了。這樣的一份《名錄》,無疑是非常專業、正規和科學的,是證明力極強的法理學意義上的確鑿證據。這是真正的鐵證如山。
在這樣一份證據面前,日本右翼分子倘若不是耍賴,不是死硬地與中國人民為敵,那么他們就應該有所震動,有所醒悟,而日本年輕人如果看了這份證據,也應該對自己讀過的偽史教科書發生懷疑乃至拋棄教科書上的謊言。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腦找證據。”我們已經這樣做了,我們還將繼續這樣做。我們不能稍有怠懈,不能停下來,因為日本右翼分子總是沒個完。我們不僅要編纂《名錄》這種人物檔案性質的書,還要編纂其他類型的有保存歷史證據功能的書籍,如口述史、各種資料匯編、圖冊等等。舉凡具有歷史證明力的人證、物證、書證,都應該在我們的搜集、整理、編輯、出版的視野之內。要抓緊時間辦這件事。時光流逝越久,證據就越難以搜集。
30萬冤魂在看著我們。為他們討說法,伸張正義,是我們生者的天職。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告慰死難的同胞。(徐水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