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是黨的歷史上極端困難、十分艱險、瀕于分裂的一年,周恩來兩次挽救黨于危局。一次是糾正立三錯誤,使得黨遭受很大損失的局勢得以緩解;一次是六屆三中全會后在王明哄鬧、中央破產的情況下,維護了黨的統一。這兩次,周恩來都是對黨有功的,使黨度過了難關。從整個這一年看周恩來的品格,可以歸結為:注重實際,與人為善,最后是照顧大局、相忍為黨。
一、注重實際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員由五萬多人銳減到一萬多人。剩下的共產黨人,擦干凈身上的血跡,繼續進行戰斗,周恩來是一位重要領導者。經過兩年艱苦工作,到1930年春,全國黨員人數已超過大革命時期。黨領導的游擊戰爭發展到十幾個省內,建立了贛南、閩西、湘贛、湘鄂贛、閩浙贛、洪湖、湘鄂西、鄂豫皖、左右江等革命根據地。紅軍發展到七萬人,連同地方武裝共約10萬人。
1930年,國內是國民黨新軍閥大混戰。這年4月開始的中原大戰,直打到11月。在反動統治階級內部混戰的形勢下,本來是很有利于中國共產黨、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進一步發展的。而且世界形勢也有利于革命。1929年底資本主義世界開始爆發了一場規模巨大的經濟危機,造成千百萬工人失業和農民破產,引起資本主義國家革命運動的發展。由于資本主義國家把經濟危機的惡果轉嫁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身上,又引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所以,從國內、國際形勢看,對黨對革命都是很有利的。
可是,這時候在中國共產黨內,卻發生了“左”傾錯誤。這種“左”傾錯誤是同共產國際有密切關系的。1928年中共六大閉幕后,共產國際召開了第六次代表大會,會上提出所謂“第三時期”的觀點,認為1928年以后世界資本主義總危機尖銳化,到了大規模階級搏斗的時期。會上把反對右傾和反對“調和態度”當作各國共產黨的一項主要任務。國際六大后,聯共(布)和共產國際進行了反對布哈林右傾的斗爭,這場斗爭到1929年7月上旬共產國際執委召開的第10次擴大會議發展到了頂點。反對布哈林右傾的斗爭,導致共產國際對各國革命的指導進一步“左”傾,這也和中國黨內“左”傾錯誤的出現有重大關系。本來,中共六大的路線是基本正確的,但也有缺點和錯誤,以致八七會議以來的“左”傾思想未能根本肅清,而在共產國際“左”的指示影響下就更加發展和擴大了。1929年2月8日,共產國際執委給中共中央關于中國革命現勢、前途和目前任務的信,指出“在現在的環境下,特別危險的是右傾”。7月,共產國際執委十次全會上進一步發展了“第三時期”的理論,號召“對資本主義進攻”、“武裝保護蘇聯”、“無產階級直接奪取政權”。這次會議對中國的估計是革命“高潮的條件無疑正在成熟”。10月26日,共產國際執委給中共中央關于國民黨改組派和中共任務問題的信,號召在中國搞政治罷工,準備革命,認為當時已到“革命高潮底初期”、“現在已經可以開始而且應當開始準備群眾去用革命方法推翻地主資產階級聯盟底政權,去建立蘇維埃形式的工農專政”。與此有直接關聯的是:1929年7月發生了中東路事件,蘇聯同國民黨政府斷交后關系更加惡化,從8月開始,蘇聯軍隊同東北張學良的軍隊在中蘇邊境接連發生戰斗,到10月沖突達到了高峰。1929年7月,共產國際執委會發表《關于中東路事件的呼吁》,提出“為保衛蘇聯而前進”的口號,要求中共站在蘇聯一邊。1930年3月,共產國際主席團委員曼努意斯基講話說,中共不應“成為游擊運動的參謀部而不去干別的事情”。東方部副部長馬基亞爾寫了《中國的危機與革命運動》一文,提出需要“準備武裝暴動,建立工農專政的蘇維埃政府”。4月,米夫在《真理報》發表《迎接中國即將來臨的風暴》,號召中共“堅決的決斗”。5月31日又在《布爾什維克》上發表《中國反動派的危機和革命新高潮》,提出在工業中心城市醞釀政治大罷工。這些都可看出國際的精神。
作為中共中央領導人的周恩來,共產國際的“左”傾指示當時不可能對他不發生一定的影響,這反映在他的一些文章、言詞和起草的文件中。但是周恩來的特點也是優點之一,是注重實際,實事求是。因此一聯系到實際工作,他在政治局中就同在國際影響下竭力要搞暴動的中央領導人李立三發生了嚴重分歧和激烈爭論。
1930年春,李立三提出要搞南京暴動,在中央會議上要軍委進行討論和部署。周恩來反對。李立三堅持。于是周恩來召開了一個小型會議,進行分析研究,有曾中生、黃玠然等參加。南京的同志講了軍事工作、黨的工作狀況,大家認為暴動是困難的。最后,周恩來分析了敵我力量對比和主客觀方面各種情況,認為不具備舉行暴動的條件。經中央同意,否決和制止了南京暴動。后來,在1931年1月的四中全會上,周恩來曾經說到:在過去政治局中,我同李立三是有爭論的,我去年兩次提出反對主要危險右傾的同時必定要反“左”傾;對革命高潮問題,我在江蘇代表會上,在政治局中,都主張照共產國際的主張,中國現在已有革命高潮,但不等于直接革命形勢。
這種分歧,在現存的政治局會議記錄中,盡管十分簡略,也能大致看出。如2月17日開的第76次會議上,李立三提出“在某幾省的形勢之下,組織一省或幾省暴動,在今天就應堅決決定”,“目前要以湖北為中心,布置暴動”,“同時也要注意山東、滿州工作的配合”,“在全國暴動中,江蘇是主要領導力量”。周恩來則強調這些地方工作的不足,說“江蘇主要是農村不發展游擊戰爭”、“武漢,農村要糾正地方主義,城市鐵路、海員工作不夠”,“滿洲缺點,反帝束縛在反日的合法運動內,鐵路工作不夠,大連、撫順工作沒有。這樣缺點不克服,決不能組織滿洲武裝暴動”。當時參加中央工作的李維漢也說過:“恩來出國前和立三在不少問題上意見并不一致,如對革命形勢的分析和組織各地暴動等問題就有爭論。”
在周恩來的反對下,李立三盲目搞暴動的設想一直未能實現。1930年3月周恩來離開上海去莫斯科參加聯共(布)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向國際匯報中國黨的工作,同時處理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同共產國際間的一些分歧問題。周恩來走后,李立三才得于6月11日在中央會議上通過《目前政治任務的決議——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的首先勝利》。
周恩來在莫斯科時,對中國革命一些重要問題的觀點,同國內李立三的觀點是根本對立的。李立三認為“革命的客觀的條件的成熟”,“中國新的革命高潮已經逼近到我們的前面了”。周恩來在聯共十六次大會上的報告中對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只說是“正在成熟中”。李立三認為“中國經濟政治的根本危機,在全國任何一處都是同樣繼續尖銳化,沒有絲毫根本的差別”。周恩來說“目前中國革命的發展還有他不平衡的特點”。李立三強調“必須堅決的與各方面的一切動搖的右傾觀念”作斗爭。周恩來則認為“黨內右傾仍成為目前主要的危險,……同時也要反對‘左’傾的盲動情緒和關門主義”。7月16日,周恩來在國際政治委員會的報告大綱中也說:“中國革命的發展,因為全國政治經濟的不統一,還表現不平衡的特征。”“目前中國革命新高潮是在成熟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全國直接革命的形勢。”“現在的時期是從各個的工人運動與農民戰爭轉到總的革命進攻,轉到為推翻帝國主義國民黨統治建立蘇維埃民主專政而斗爭的一個過渡時期。”主要是反右傾,但“伴著革命發展而產生也有‘左傾’盲動情緒與閉關主義”。6月12日,李立三主持的中央政治局致信共產國際主席團,“不同意建立蘇維埃根據地等類的割據觀念”。周恩來則認為“在游擊戰爭與土地革命的發展中,半殖民地的中國革命便有他特殊的產物——這便是中國工農革命的紅軍。”“蘇維埃的政權實現自廣州公社后已成了半殖民地中國實際斗爭的目標”,“要有決心的建立蘇維埃根據地與臨時中央政權”。
周恩來的認識是正確的,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但是,他同李立三的爭論是艱巨而復雜的,因為李立三“左”的錯誤來源于共產國際“左”的錯誤。從上述共產國際幾個領導人的言論,也可看到周恩來在莫斯科需要作何等巨大的努力,才能說服國際同意糾正立三“左”傾錯誤。他在國際政治委員會一直講了三天,這還引起了國內李立三中央對他的不滿。
周恩來介紹了國內情況,共產國際研究了中共中央6月11日決議,認為李立三對形勢的估計過分夸張,有否認革命發展不平衡、搞脫離群眾的武裝暴動計劃、只要政治罷工不要經濟罷工等錯誤。周恩來、瞿秋白參加了國際執委對6月11日決議的討論,和國際執委共同擬定了7月23日決議。共產國際認為應該停發6月11日決議和停止武裝暴動,但并沒有說它是路線錯誤,而是肯定“中共政治局是在國際路線之下工作的,但是在策略上組織上工作上卻犯了部分的錯誤”。共產國際在決議中只從正面闡述了國際執委的觀點,并認為中國黨既然已有代表來了,而且共同討論了,就希望他們回去糾正。
共產國際這樣的決定比較合理,因為共產國際與李立三之間實際上并無根本的分歧,而且恰恰相反,李立三的“左”傾錯誤很大程度上是在共產國際的影響下形成的。直到8月,共產國際執委的《關于遠東局與政治局新的爭論的決議》及其草案中,仍說:“政治委員會認為中國共產黨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但有“個別錯誤”,“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決定在好幾個城市中實行武裝暴動”。
二、與人為善
8月,周恩來、瞿秋白根據共產國際的決議和精神,回國糾正李立三的錯誤。
當周恩來在莫斯科時,李立三主持下的中央政治局對待周恩來是嚴酷的。他們在國內決定組織南京暴動,組織上海總同盟罷工,并要武漢暴動首先勝利;另一方面指責周恩來向共產國際報告時“沒有將中國革命速度和群眾運動高潮的經濟基礎說明”。他們致電國際聲明不同意周恩來的意見,一再要他“速歸”。他們在中央會上提出:“中央對恩來的斗爭,必須是很堅決的”,“必須指出他在國際上應負的政治責任”,說周恩來“在政治上組織上都暴露他右傾的危險”。他們粗暴地對待周恩來,說是“過去沒有抓緊恩來一切問題,這是我們的疏忽”,準備將周恩來調離中央領導崗位。
周恩來回國后,并不因為李立三犯了錯誤就對他簡單粗暴地處理。他是與人為善的,從團結出發,從思想上說服教育,在工作上穩步糾正,采取同志式態度,對李立三不排斥,不要他靠邊,而是一起討論和改正。他先是通過個別談話和召開兩次政治局會議,傳達共產國際的決定。中央政治局經過討論,基本上取得了對形勢的一致看法。在向忠發表示接受共產國際的意見后,周恩來幫助他起草了致共產國際的信,表示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的認識已經一致。
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中共中央發出一系列指示和決定來糾正李立三冒險主義的錯誤。周恩來親自起草了中央致長江局的三封信。9月1日的信中,指出“促成全國的革命高潮,是要有步驟的,是要依據于主觀力量(這當然要聯系到客觀發展的可能)來作正確決定的”。“今天武漢還不能暴動,還不是暴動的前夜”。9月4日的信中說:“你們一切工作計劃,最中心的缺點是在布置暴動上做文章”,“應堅決反對這一觀念——‘左’傾會比右傾好些”。9月9日的信中指出:“鞏固的而不是猛進的向前發展,更成為目前的中心問題。”
在9月4日中央給長江局的指示信中,決定恢復被李立三取消了的黨、團、工會的獨立領導機構和組織系統。9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接受國際執委會政治秘書處7月決議的指示,決定停止武漢、南京暴動和上海總同盟罷工。所以,李立三的一些主要錯誤,在周恩來、瞿秋白的努力下,在三中全會前已經開始糾正了。
在三中全會上,李立三對自己和中央政治局幾個月中所犯的錯誤認真地作了檢查。他的態度是嚴肅誠懇的,勇于承擔責任,不文過飾非,有改正的決心,認識也是好的。周恩來、瞿秋白主持召開的三中全會上,仍讓李立三被提名并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李立三承認了錯誤后,希望共產國際不要調他去莫斯科,周恩來為他寫信向共產國際請求。共產國際不準,堅持要李立三到國際去作檢討。李立三去后,曾被國際單方面的開除了黨籍。但是中共中央并未接受。后來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仍選李立三為中央委員。1946年1月李立三回到東北,周恩來當時正主持國共談判的工作,立即委派李立三參加了東北地區的三人小組。
三中全會完全是按照共產國際7月23日決議的精神辦事的,周恩來等貫徹執行得很正確。雖然三中全會也有缺點和不足之處,但基本上是應當肯定的,如《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說,六屆三中全會和三中全會后的中共中央,“對于立三路線的停止執行是起了積極作用的”,“糾正了立三路線對于中國革命形勢的極左估計,停止了組織全國總起義和集中全國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計劃,恢復了黨、團、工會的獨立組織和經常工作,因而它就結束了作為立三路線主要特征的那些錯誤”。
三中全會指出李立三等犯了策略上冒險主義的錯誤,“左”傾的錯誤。共產國際代表是同意這一認識的,遠東局的同志在寫給三中全會的信中說,讀了瞿秋白、周恩來、李立三的發言,李立三“完全正確地了解了自己的錯誤”,“黨的路線常常是與國際路線相適合的,從來就沒有兩條路線,只是曾經在這條正確的路線上有過不正確的傾向”。從中國共產黨內說,何孟雄雖然仍有意見,但在是否路線問題這一點上,他10月9日給中央的意見書中表示自己過去說“中央路線與國際路線不同”,這是“不正確的”,“夸大了中央的錯誤”。王明等在給中央的意見書中承認“三中全會有重大意義”,認為立三錯誤只有“殘余”了,“在目前緊張的局勢下”應當“竭力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爭論和爭辯,免致妨害執行黨的當前任務”,“已經用不著任何爭論”。羅章龍是參加了三中全會的討論的,對于報告和決議“并沒有提出原則上不同意的意見”。
周恩來、瞿秋白按照共產國際決定,糾正李立三冒險主義的錯誤,穩當妥貼地使中國黨轉好了這個大彎子,端正了方向,形成團結合作的氣氛。三中全會后,全黨可以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努力,擴大反“左”傾錯誤的成果,再圖恢復和發展了。
三、照顧大局,相忍為黨
就在錯誤已經糾正,局面已經扭轉,工作正走向順利的時候,共產國際的態度變了。
中共中央8月1日、3日的政治局會議記錄送到莫斯科后,共產國際執委對于李立三在會上的講話中說到要把蘇聯卷入戰爭等內容,十分惱怒,于是把李立三的錯誤性質升級,指責他是“半托洛茨基主義盲動主義的路線”,甚至認為“不但是路線的問題”,還在“組織上”“進行反國際的斗爭”,必須“給這種反共產國際的立場以致命的回擊”。共產國際在10月發出了給中共中央的指示信,提出“在中國革命最重要的時機,曾經有兩個在原則上根本不同的政治路線彼此對立著”,“這就是立三同志的路線,這就是反國際的政治路線”。這樣,周恩來、瞿秋白回國后的一系列糾正立三錯誤的措施和三中全會,就處在了被批判的地位,正確變成了錯誤,忠實貫徹國際的7月指示信反成了被批判的對象。后來周恩來曾說:7月,國際的中國問題決議案對李立三的批評還是溫和的,共產國際對6月11日決議同中共代表團討論了,沒有說是路線錯誤,希望我們回來糾正。看了李立三在8月會議上的講話后,國際認為李立三是冒險主義、半托洛茨基主義、反國際路線,三中全會就被放在調和主義地位了。
周恩來等的被責難,實在是極大的冤屈。
當時共產國際的矛頭,主要對著瞿秋白。1930年春,瞿秋白還是中共駐國際代表團負責人的時候,共產國際執委政治委員會通過了一個關于中共代表團行動問題的決議案,指責中共駐國際代表團應對中山大學的派別斗爭負部分責任,要中共中央在必要的限度內刷新中共代表團的成分,同國際“商定新的成分”,并且說瞿秋白已走上了“與托派聯盟的道路”,要撤消他的中共代表團團長職務,調回國內工作。共產國際并沒有要瞿秋白回國后主持政治局工作的意圖,但是由于周恩來的謙讓,回國后由瞿秋白主持了三中全會,并在會后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主要負責人,這是共產國際所不能接受的。
共產國際10月給中共中央的指示信,對周恩來仍是肯定的,說中國黨“在伍豪同志報告之后,政治局已經取消以前的決議,而完全同意于國際執委和中國共產黨中央代表團所共同擬定的決議”,“共產國際執委會很滿意”。然后說,要發揮一下的是,在國際執委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幾個委員(這是一方面)和政治局其他幾個委員及立三同志(這是另一方面)之間,發生了最嚴重的意見分歧,這是“兩條路線底原則上的區別”。后來,共產國際東方部在向國際主席團作的《關于中共中央三中全會和李立三同志錯誤的報告》中,就不但批評李立三犯了“反共產國際”的錯誤,而且指責“三中全會沒有揭發立三路線實質”,“模糊了這個路線和國際路線的原則上的不同”,“模糊了這些錯誤的實質”,特別是點名批評了瞿秋白,說他“無原則地領導了三中全會”,采取“兩面派的態度對待共產國際”。12月間的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會議,把矛頭指向瞿秋白,發言的7名委員無例外地都指名批判了瞿秋白,還指責瞿秋白“不是中國全黨的代表”。
正當中共中央受到國際的巨大壓力時,王明這個投機分子、野心家跳出來,更增加了周恩來等的困難。共產國際的10月指示信,中共中央是11月16日收到的。在此之前,王盛榮、陳昌浩由莫斯科到達上海。他們知道共產國際對立三錯誤和中共中央的新看法,在還沒有同中央接上關系時,先對王明等說共產國際認為中國有立三路線,李立三的錯誤是路線錯誤。于是王明一變原先對三中全會的支持態度,認為時機已到,大有可為,在黨內發動一部分人與中央對立,攻擊黨中央和三中全會,制造派別斗爭,攪亂黨的思想和組織。王明寫了《兩條路線底斗爭》這本小冊子,逕自在黨內傳閱擴散,形成宗派來反對中央,起了破壞統一、制造紊亂的作用,使黨在白色恐怖下處于極危險的境地。王明自己曾說:“這一小冊子在國際來信前的一個時期中,的確曾經起過相當的反立三路線及對立三路線的調和態度的綱領作用;雖然當時只匆促的抄過三份,但是曾經過幾十個積極反立三路線的同志們看過的。”他們傳閱這一小冊子,宣布“現時的領導同志維它(即瞿秋白——引者注)等已經沒有可能再繼續自己的領導”,提出反調和主義的口號。王明等和何孟雄、羅章龍等聯合一致,提出召開緊急會議,改組中央。
周恩來對于王明等人的吵鬧,開始時不了解,以為王明是因為中央派他去蘇區工作,他不愿去,故而掀起風波。不久,共產國際的10月指示信到達,他才恍然大悟。1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周恩來在會上承擔了責任,發言承認三中全會是“取了調和態度”,但同時說:要指出三中全會是在國際路線之下傳達國際決議的。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關于最近國際來信的決議》。決議同意國際10月來信,但還是申辯說:“三中全會一般的已經接受了國際的路線,立三同志在三中全會之上也已經承認自己的錯誤”,“反對把三中全會和國際路線對立的企圖”。會議對王明等反中央的宗派活動進行抵制,批評他們先于中央知道10月來信的內容后,不向中央政治局報告和請示,卻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提出立三路線問題和調和問題,這“不是幫助中央,而是進攻中央”。指出:“政治局認為在黨內實行‘公開辯論’立三同志路線問題是不適宜的——現在對于黨正是很困難的時候。”
12月1日,周恩來在中央機關工作人員會議上作報告,“反對將三中全會與國際路線對立,反對有小組織傾向的人超組織的活動”,并回顧說:“三中全會以后,大家也沒有不同意見。”他批評王明等人過去雖和李立三有過爭論,但借此擴大他們自己“擁護國際路線的影響,這是不應該的”,指出王明的有些觀點和李立三“是同樣錯誤的”,還批評了王明拒絕黨派他到蘇區去工作的錯誤。
王明等由于有共產國際米夫等的支持,反中央的活動并未停止。毛澤東后來曾說:當時是共產國際東方部領導人同王明合作,批評中國較正確的兩位領導同志,說他們是對立三冒險派的調和主義,硬把這兩個人的威信壓下去。情況正是如此。共產國際要的并不是中央認識和改正“錯誤”,他們是要把瞿秋白、周恩來的威信打下去,把王明等人扶上臺,使中共中央置于共產國際的絕對控制之下。為了改組中國黨的領導,曼努意斯基提出召開四中全會,派米夫作為共產國際代表來華,直接插手中國黨的內部事務。12月初,米夫到上海。他提出要王明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博古到團中央負責。他超越中共中央向王明面授機宜,并分別會見了一些人。他指責三中全會和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議,決定召開四中全會,中心是反右傾。王明等也就拋棄了召開緊急會議的口號。米夫起草了中共四中全會決議案。這是共產國際干涉中國黨的內部事務最發展的時期。
由于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哄鬧搗亂,中共中央已不能有效地對全黨實行領導。周恩來到處談話,做工作,還是不能平息風波,黨處于嚴重危機之中。他后來曾說過那時的情況已是中央破產,黨內分裂,自己工作得焦頭爛額,舌敝唇焦,當時的心情是“照顧大局,相忍為黨”的心情。
周恩來照顧大局,相忍為黨,表現在他和瞿秋白以大局為重,極力忍讓,服從國際指示不再申辯。他們不再申辯,接受國際決定,不是為的個人保職保位,而是排除私心完全從黨的利益出發的。他們的態度是:自己既已錯誤,就提議退出政治局,辭去中央職務。
周恩來認為:自己在處理李立三問題上“既已錯誤,就應團結各方面過去曾反對過立三錯誤的人在一起,來一致執行國際路線”。米夫到上海后會見了王明等人,周恩來就薦引何孟雄等也去見米夫;在討論四中全會補選中央委員名單時,他也提了何孟雄。但米夫從王明宗派利益出發,都加以拒絕。
王明宗派成員之一曾經說到當時情況:王明“已打敗了李立三,他被召回莫斯科接受指示。這時瞿秋白、周恩來等地位也削弱了”。“但這一形勢助長了何孟雄和羅章龍集團控制中央委員會的野心”,“新的權力斗爭又尖銳了起來。在當時在上海的米夫的指導下,反對何孟雄、羅章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的斗爭同反對立三路線殘余的斗爭,幾乎同時開展起來”。當然,這些話只是反映了他們的宗派看法,何孟雄當時是正確的,是個好同志,但從這些話中確道出了米夫極力排斥何孟雄等的原因。
對于周恩來、瞿秋白的辭職,米夫采取拒瞿留周的方針。米夫說:對周恩來是要批評,但不是要他滾蛋。王明也就宣稱:為的是實際工作便利和給周恩來以改正錯誤的機會。這不是米夫、王明對周恩來的偏愛,而是黨的工作離不開周恩來,周恩來在黨內的威信使他們不便拋開周恩來。正如四中全會上有的人發言所說:周恩來是黨內的人才,他的艱苦耐勞的精神,他在軍事上、組織上的才能,是否還有第二人呢!
周恩來辭職未獲允準。瞿秋白對他說:“你還要背著這個擔子。”他服從組織決定,繼續工作下去。他照顧大局、相忍為黨,又表現為忍辱負重,維護了黨的統一和生存。當時,立三錯誤已使黨受到很大損失,黨亟須穩定團結,再圖恢復,而王明等人又搞得黨內一片混亂。由于王明等人上臺,有些從莫斯科回來的黨員十分不滿,自動離黨了;很多人動搖了,很多人消極了。在此嚴重形勢下,周恩來內心充滿苦悶,為了黨而拼命苦干。有他在,由于他的威望,一些黨員才認為黨中央是真的中央而留在了黨內。在四中全會上,周恩來盡管自己處境艱難,他仍然發言指出:如果認為“凡是過去堅決執行立三路線者,或是指導機關主要負責同志,便是立三派,拿他們當派別看待,說他們不堪造就,這依然是立三路線的繼續,我們也是要反對的”。“因為站在派別觀點上來解決問題,就一定會離開黨的利益而只顧到派別的利益,這不是布爾什維克黨允許的。”他極力保護盡可能多的同志,使黨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六屆四中全會后,羅章龍等非法成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第二區委”,“第二工會黨團”,進行分裂黨的活動。周恩來又做了大量工作,爭取和挽救陷入錯誤泥淖的同志,維護了黨的統一和中央的安全。此后的歷程,又是十分曲折和復雜的。
1930年早已逝去,但周恩來的注重實際、與人為善、照顧大局相忍為黨的品格,我們在他的一生中卻時常可以看到。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林彪、江青等拉大旗作虎皮陰謀篡黨奪權,竟同王明當年篡黨奪權在某種程度上有很大相似之處。周恩來陳述自己當年“照顧大局、相忍為黨”的心情,也正是在1972年“文革”的曲折年代。撫牘沉思,實不是偶然的。(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