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的歷史紀念日,一座特殊的抗戰紀念館在山西省鄉寧縣開館。在抗日戰爭中拋灑熱血的國民黨士兵,在抗戰勝利62年后,成為這座紀念館的專門紀念對象。
“國家穩定后,就有了包容心。有了包容心,也就能正面事實。這又為穩定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礎。”
9月18日上午,山西省鄉寧縣華靈廟抗日紀念館門前廣場上,一群初中女生扮演的村姑,正踮著腳尖送別將和敵人最后決戰的士兵。
一切都很熟悉,就像任何一臺擁軍晚會的場面。配舞的交響樂版民歌聲響震耳,綠花襖、大辮子的女孩,圍繞纏繃帶的男同學們揮舞手臂,他們被胭脂染得過于紅艷的臉龐,時而微笑時而悲傷。
但男孩身上的軍裝不是八路軍服的鐵灰色,而是淺黃色軍裝。
“這是國民黨的軍服,我們送別的是國民黨二十四壯士。”扮演村姑的初三女生劉曉蓉,擠在同學堆里大聲說。
她身后的華靈廟抗日紀念館,剛在鄉寧縣委的主持下,舉行了開館儀式。
這是一座特殊的抗戰紀念館,紀念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山西鄉寧地區拋灑熱血的國民黨軍隊。
紀念館所有的陳列品均來自國民黨軍隊:青天白日銘牌、榮譽勛章、防毒面具、軍刀、機槍,還有閻錫山本人簽名的小像、國民黨軍人在戰場上過年的聚餐照……在一組由80張國民黨軍人像組合而成的照片上,寫著“致敬從血泊中站起并生存下來的人”。
另一件受人關注的藏品,是閻錫山在1945年5月立的“華靈廟二十四壯士殉國紀念碑”。這塊石碑的背面,刻著由他撰寫的千字碑文,記載著第19軍37師3團3營8連,在華靈廟和日軍的一場惡戰。整塊石碑保存完好,但左下角“閻錫山”三字,不知在什么時候被人抹去了。
華靈廟,連接鄉寧、新絳、襄汾三縣,位處山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戰爭爆發后,這里成為為后方軍隊提供補給的重要運糧道。日軍多次嘗試攻打,以切斷糧道。
據鄉寧史料記載,1941年12月4日凌晨,數百名日軍趁雪夜偷襲華靈廟,當時駐守此處的只有60名士兵,雖然8連指導員立即帶著80多人前去支援,但依舊敵眾我寡。黎明前,眼看日軍將勝,軍人們決定殊死一搏。其中24人,每人腰纏10顆手榴彈,自愿組成“活炸彈隊”,在連長彭永祥的帶領下沖入日軍。這些人體炸彈導致日軍傷亡近400人,扭轉局面。
“二十四壯士的英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氣壯山河。”鄉寧縣縣委書記張效彪在發言中說。
碑文中,閻錫山感嘆說:“凡此,皆猛將勇士之所為……不惜捐自身之血肉……以搏國家民族某一事之勝利與成功,使敵堅兵利器胥失功能,戰略戰術均歸無用,此則超軼尋常戰斗范圍之外。”
中學生家萬言說,他自小就聽長輩講過這個故事。但直到2005年5月,學校第一次排練這個舞蹈,他被選出扮演國民黨士兵,才發現學校“開始把這個故事當真了,有點驚訝”。
這群孩子擠在一起嚷嚷時,兩位國民黨老兵,正扶著拐杖,坐在觀眾席里。
他們同樣年屆90歲,同樣瘦削硬朗,甚至有著相近的山西口音。但1949年后,他們在臺海兩地度過了境遇迥異的半輩子。
留的,是返回山西婁煩老家的郝端溫;去的,是經上海坐船到臺灣的袁廣卿。
轉到紀念館背后,參觀縣政府新修的二十四壯士紀念碑時,被縣長扶到前排的郝端溫,一手拄著拐杖,一手脫開女兒的攙扶,給紀念碑敬了一個國民黨軍禮。
圍觀村民的掌聲響起,老人的眼淚一滴滴落了下來。
日軍偷襲華靈廟時,他就是那位帶隊趕來支援的8連指導員。24名“壯士”,都是他的戰友。
“今天他是主角。”縣長郭行杰對記者說。紀念碑上金色的大字,在陽光中明晃晃的,照得人瞇起眼。
站在第二排的袁廣卿,雖和郝端溫同為晉綏軍,但在這場惡戰爆發時,他已轉移到了大后方重慶。這位參加過平型關戰役的老兵,今天只是作為臺灣省山西同鄉會的一員,受臨汾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邀請,回家鄉看看。
袁廣卿13歲加入閻錫山辦的“主張公道團”,時常手持紅纓槍為開會的大人們守門。1934年他16歲,村長推薦他去當兵。“能學用槍。也算是一門訣竅”。
袁廣卿是9兄妹中的第二個軍人,大哥曾加入北伐軍。他從山西到湖南、重慶、江浙一路轉來,最后在京滬鐵路上當交警。
1949年,他跟隨大部隊離開大陸。9兄妹中,袁廣卿是惟一去臺灣的人。
那時在臺灣國民黨軍人地位不低,但整個臺灣和大陸一樣貧困,軍人的生活也很清苦。袁廣卿在部隊待了10年后轉業,用積蓄開了一家雜貨店養活自己和家人。他娶了朋友的妹妹。“這家雜貨店,養活了我的5個孩子。”
郝端溫的前半生,幾乎就是袁廣卿的翻版。
農家子弟,1937自愿參軍。那時他跟父親去太原,正趕上犧牲同盟會在大街上發傳單:日軍占了我們東邊,又想侵占華北了。他當時就向父親請求當兵。“四個兒子送一個。”父親回答說。
當兵第二年,郝端溫被送入國共合作開辦的抗日民族革命大學,在軍事系學習。一年后,他被分到了華靈廟的這個部隊。那次血戰中,“活炸彈”的主意,就來自于他。
“淞滬戰役中,蔡廷鍇組織500人敢死隊,用汽油彈以一當十,打退數萬日軍。”郝端溫說了這個先例后,提出由他領隊。“但彭永祥連長說他已經四十歲了,有兩個小子,沒顧慮了,所以他搶了這個位置。”
袁廣卿離開大陸時,郝端溫跟著未來的岳父回了家鄉。在村里開了學校,當上民辦教師。“文革”中,他被當作特務被人拖出課堂,吊起來打。“我爸爸的右手此后就不能寫字了,一抬手就發抖。”郝端溫的女兒告訴記者。
然而記憶不會因此而磨滅。2005年10月,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88歲高齡的郝端溫在《山西廣播電視報》發表了《華靈廟戰役回憶》一文,記敘了昔日國民黨軍隊在鄉寧浴血奮戰的往事。
鄉寧縣文化研究會會長閻靈娣看到此文后,感佩不已,立刻前去拜訪老人。
就在這年8月,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從這時候起,我們就決定要修復紀念碑。”鄉寧縣委宣傳部部長陳海平說:光修復還不夠,我們提出增加內有國民黨抗日資料的紀念館,辦成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民黨的愛國精神是一樣的”。
其實在2004年秋天,縣里就決定保護閻錫山留下的這塊紀念碑。閻靈娣告訴記者,當時這塊碑因有人挖礦,倒在了地上,放碑的碑亭,被摔成了碎塊。
2006年5月,鄉寧縣向山西省委提出了這個建議,“雖然有反對意見,但主流還是支持的。”陳海平說。
郝端溫隨即被鄉寧縣請來,回憶歷史,給建館提供意見。
開幕式上,縣委書記張效彪站在紀念碑下,感謝各方來賓參與紀念館開館儀式。回顧了華靈廟戰役和鄉寧簡史后,他以“歡迎各位重溫歷史、觀光旅游、參與經貿、投資興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鄉寧又好又快發展傳經送寶,搭建橋梁!”來結束講話。
手里拽著大把酸棗樹枝的村民,將紀念館內外擠得水泄不通,一位穿西裝的年輕人,正夾在一堆小攤販中間,散發著影視培訓的傳單。
“國家穩定后,就有了包容心。”和袁老一同回鄉的臺灣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閻沁恒表示,有了包容心,也就能正面事實。“這又為穩定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礎。”(記者 王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