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文藝圈爆發“假學歷事件”引起軒然大波,著名導演、主持人、建筑師等均涉及其中。有業內人士斷言,如果徹底查證的話,韓國文藝圈中可能有80%%的人存在虛報學歷的情況,此次事件已經引起了韓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將開展一系列打擊偽造學位和畢業證書的大規模行動。
現象
文化名人學歷有假
“假學歷”事件最早爆發于今年7月,韓國媒體揭露光州雙年展藝術導演、東國大學教授申正娥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歷均系偽造,由其創造的美術界灰姑娘神話也成了一場騙局。35歲的申正娥是韓國美術界的風云人物,除了擔任東國大學教授,她還兼任美術館學藝室室長、日報評論員,并于2006年當選光州雙年展歷史上最年輕的導演。7月11日,申正娥任教的東國大學稱,耶魯大學證實申正娥的美術學博士學位證書是假的,她根本未曾在該校就讀,而美國堪薩斯大學和堪薩斯州立大學證實,申正娥所稱的在這兩所大學分別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是捏造的,她向東國大學遞交的論文也是抄襲的。
7月18日,現年38歲的韓國KBS電臺當紅女主持人李智英主動承認自己海外留學是假,她根本沒有獲得英國布萊頓大學的碩士和學士學位,她只是一個復讀三次的高考落榜生。“1990年,我去了英國,在倫敦東南部一個叫做霍夫的小城鎮學了一年英語,之后在一所技術專業學校學了一年。”據悉,李智英主持一檔名為《GoodMorning,Pops》的英語教學節目已有7年,該節目的收聽率極高。
隨后,著名漫畫家李賢世也承認,自己不是“大學中途退學”,而是“高中畢業”,“自從第一次接受采訪時謊稱自己在大學中途退學起,學歷成了25年來無法擺脫的心理障礙。”
8月14日,韓國表演藝術界巨頭、著名話劇演員尹石花在其博客上以《告白》為題,坦承了謊報學歷的事實,她于1974年考入梨花女子大學生活美術系,但因沉迷于話劇而自愿退學,“從謊報學歷至今近30年,我的良心一直備受譴責,因缺乏勇氣拖延到現在,希望大家能夠原諒我。”
8月17日,電影演員張美姬也被揭露根本沒有大學文憑,此外,建筑家李昌河、電影導演兼笑星沈炯來等均被曝光學歷造假。有圈內人士表示,如果將文化、藝術界的虛假學歷事件追查到底,那么還會有更多人卷入這一風波,估計80%%的業界人士都存在偽造學歷的情況。
爭討
學歷高低與真實水平
金泰熙高學歷≠好演技
曾主演電影《中天》、電視劇《愛在哈佛》等影視劇的韓國美女金泰熙畢業于韓國最著名的首爾大學服裝設計系,這在韓國娛樂圈是很難得的高學歷,她卻表示:“學歷一直都是我的負擔。”金泰熙透露,剛進入娛樂圈時,首爾大學畢業生的形象很明顯起到了正面的積極作用,但隨著媒體對于學歷的高度關注,金泰熙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畢業時與同校男友分手,她在學校的成績也被大肆報道。
金泰熙承認,社會對首爾大學畢業生的期待與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她難以招架,有時甚至會帶來傷害,在電視劇《愛在哈佛》播出時,金泰熙的英語發音引發了爭議:“首爾大學畢業生連英語都說不好。”有時,她還不得不承受一些莫名的質疑“名牌大學畢業生演技那么差”,甚至還有人質疑首爾大學的教學質量,她哭笑不得表示:“我畢業于首爾大學,卻不是學表演的,但是我一定會努力拍戲,提高自己的演技,爭取早日獲得大家的認可。”金基德小學畢業的名導演
韓國導演金基德曾獲得許多國際電影節的青睞,他和我國臺灣演員張震合作的新片《時間》入圍了今年的戛納電影節,金基德還曾憑借影片《撒瑪利亞》和《空房子》在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但金基德的電影在韓國卻遭受了許多非議,他一度揚言要放棄韓國市場,他認為低學歷是自己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原因之一:“那些說我電影難看的人通常只會說‘討厭’、‘無聊’,而不可能有更詳細的評價,由于我只有小學畢業,他們貶低我和我的電影,但他們卻尊重未曾接受正常教育但獲得成功的外國人。韓國觀眾不把我當成‘同類人’,我似乎只有比其他人努力兩三倍才能得到認可。但我并不因這種待遇而感到羞恥,因為我并不想美化我的出身。”
金基德甚至曾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發表獲獎感言稱,并不后悔自己曾度過的歲月,“感謝父親‘不上學也能成為人才’的教導和那些攻擊過我的人,是你們造就了今天的我。”
分析
主因是“學歷病態心理”
8月13日,在韓國電視節目中頻頻出演節目的明知大學社會教育院教授鄭德姬被媒體曝光其學士、碩士學位全是假的,她承認自己只是個高中畢業的家庭主婦,她說出了“假學歷”事件的癥結所在:“我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大學生、碩士,是這個社會使我變成了碩士。1997年有記者問我的學歷,我說沒受過正規高等教育,可報道上卻寫是大學畢業。有公司請我去演講或者出版社找我寫書,我都和他們說我只有高中畢業,但是他們為了把我商品化,故意說我是碩士。這個社會把沒有念過大學的人看做是某種‘病人’。”
近年來,韓國“學位造假”事件不勝枚舉。去年3月,檢察機關查出在俄羅斯買到假碩士和假博士學位的就達120多人。這些人中不僅有大學講師,甚至還有教授。究其原因,專家們指出,韓國社會是個“學歷身份社會”,存在明顯的“學歷壁壘”。一個人如果沒有名牌大學的學歷,即使他有很強的實力,也難以得到良好的待遇;只要打出畢業于名牌大學的招牌,就很容易搞好人際關系,這種情況導致人們形成了—種“學歷病態心理”。這正是“假冒學歷”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另外,文化藝術界的許多專業對于一般人來講十分陌生,因此制造虛假學歷和相關經驗來蒙騙大眾相對簡單,且很難被驗證,只要說出自己是海外某大學畢業的,大多數人都會另眼相看,根本不會有人進行追查。加上這一領域看中的是外貌以及人際關系,因此,自愿或被逼“包裝”或“偽裝”自己的學歷的情況時有發生。
記者手記
欺騙是最大的丑聞
申正娥沒有顯赫的家世,卻在25歲時成為韓國著名美術館的館長。現年35歲的她在東窗事發前到達了事業的頂峰,在男尊女卑的韓國社會闖出了名堂。僅高中畢業的明星主持人李智英主持英文節目長達7年時間,使得無數觀眾受益,以至于當KBS電臺將她開除時,不少觀眾為她求情。這些事實都讓我替他們感到悲哀,明明是人才,卻受困于學歷,但最可悲的并不只是這些。
那些被抖出學歷造價的知名人士,莫不是靠著假學歷得到機遇,然后在自己的領域里獲得了成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成功才使媒體和大眾對他們的學歷背景產生興趣,才爆出丑聞。
社會和大眾的確是有一定的責任,但并不能完全將責任歸咎于觀眾,謊報學歷不是最可悲的,他們最大的問題在于欺騙,明知道學歷有漏洞,卻存在僥幸心理,寧可惴惴不安30年,卻不肯在成名后花個幾年的時間去學習深造,讓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碩士、博士。錯而不改,才是最可悲的。(記者:曹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