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七月十六日電 (記者 冽瑋)記者今日從陜西文物部門獲悉,此間文物工作者近日對位于西安北郊的大明宮含元殿遺址進行考古勘探發掘時,發現了唐代渠道、橋梁、道路等遺址。其中渠道已探知長度為四百余米,經考證應為唐代流入大明宮的“龍首渠”。
唐大明宮含元殿是皇帝處理朝政的重要場所。史載含元殿御道青石墁鋪、花磚精篆。它穿過大明宮正南的丹鳳門,跨過碧波蕩漾的龍首渠,直接通向大唐王朝權力中樞含元殿。唐朝每年的元日朝賀、使團謁見、改元即位、大赦冊封等國家儀式和重大慶典大都在此舉行,盛況綿延了兩個多世紀。
該渠道疊壓于近現代建筑堆積層之下。從發掘的跡象看,渠口道南北寬三點六五米至四米,深一點六米左右(從唐代地表向下)。渠道兩壁較直,局部有砌磚護岸現象。渠底部較平,灰黑色堆積較厚,渠水流向為由東向西。
渠道內出土了大量的唐代磚瓦、石塊、螺殼、陶瓷器、銅錢、鐵釘、鐵劍等物,其中磚瓦數量最多,有長方形磚、方形素面磚、方形花紋磚圖以及蓮花紋瓦當、板瓦等。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西安唐城工作隊的負責人介紹,在渠道內,還清理出三處木橋基礎遺存,間隔均勻。兩側的東西橋梁,應是百官上朝前的“下馬橋”,而中央橋址北面正對著含元殿遺址中央,橋東西長約十七米、南北寬約四點三米,是唐代皇帝專用的御橋。
此間業內人士稱,此次唐含元殿前新發現的渠道、橋梁以及道路等遺跡,為研究唐大明宮前朝部分的建筑設計和布局提供了珍貴資料,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宮廷制度的演變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