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6月22日電 題:用音樂詮釋“神秘湘西”
——記湖南青年歌唱家付遼源
記者 白祖偕 劉雙雙
熱情,直爽,既有江南女子的俏麗又不乏北國女子的神韻。這是湖南青年歌唱家付遼源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我是土生土長的湘西人,故鄉是我音樂的生命之源。”見到記者,付遼源如此介紹自己,難掩對家鄉的深情眷戀。
電話不斷打來,采訪不時中斷。付遼源告訴記者,她的個人獨唱音樂會將于七月十日舉辦,“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場專門演唱湘西的個人音樂會。”說這句話時,付遼源顯得很興奮,她說這不僅是自己幾十年艱辛音樂生涯的結晶,也是她送給家鄉湘西自治州五十年州慶的一份“薄禮”。
大山飛出的“百靈鳥”
付遼源出生于湘西永順縣城,自小就浸泡在土寨苗鄉的歌海之中。在她的記憶里,歌聲是與湘西人行影相隨的。湘西人不僅喝酒要唱歌、砍柴要唱歌,連孩子們吵架也會用唱歌來一較高下。
雖然付遼源謙虛地認為自己的嗓音并不是同齡人中最好的,但小小年紀時她的好嗓子就在伙伴中出了名。大山里的孩子沒有玩具和動畫片的記憶,于是三五成群地隔河“對罵”成為他們的最大樂趣。孩子們把對方的糗事編排成歌唱出來,這邊唱來那邊和。每每這時,年長的帶頭人總會把年齡小、嗓門大的付遼源拉出來對唱,小遼源也不膽怯,大大方方上前“應戰”,硬是憑著嘹亮的嗓音把對方敗下陣去。
在付遼源的藝術成長路上,家庭的熏陶也給了她極大的影響。父親喜愛漢劇,這在小遼源的心里無形中種下了音樂的種子。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當地縣劇團招生時,沒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付遼源以一首《紅梅贊》給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付遼源被特招進入縣劇團,開始其藝術之路。
付遼源說:“湘西大自然的土風苗韻是最早進入我心靈的天籟之聲。我從一個山野的小女孩,唱著湘西山歌,一步一步走向神圣的音樂殿堂,走向繁華都市,走向盛大舞臺。”
用湘西民歌感動非洲
上天賦予的好嗓音為付遼源打開了通向音樂殿堂的大門,而使其在音樂殿堂越走越遠并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更重要原因是勤奮。
付遼源在音樂實踐中發現,要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必須擁有相當的文化修養。于是她開始潛心自學,終于于一九九二年考取了中國音樂學院。此時,盡管付遼源已經為人妻、為人母,赴京學習需要克服重重困難,但憑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她不僅順利完成了學業,還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留京工作的商調函。
付遼源說,那段寶貴的學習時光不僅使自己系統地接受了中外歌劇表演、臺詞表演、中外音樂史等專業規范化的訓練,更認識并得到了楊曙光、宋一、金永哲等在業內聲名煊赫的學者教授的特別指點,為自己后來將美聲技巧巧妙地融入到民族唱法的獨特演唱風格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付遼源沒有選擇留京,她回到了賦予她音樂靈魂的家鄉。功夫不負有心人,田漢表演獎、“五個一工程獎”……在艱辛的付出后,榮譽接踵而來,付遼源也被調到湖南省歌舞劇團,站在了更大的舞臺上歌唱自己的家鄉。
演唱生涯中,最讓付遼源感動的是二00四年隨同文化部參加的“中華文化非洲行”演出。在遙遠的非洲,身著苗服的付遼源為他們帶去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湘西民歌。當付遼源唱起節奏歡快的《青青石板街》時,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加納總統的代表甚至出乎意料地上臺向她獻花。“后來,文化部官員告訴我,在我演出時,臺下有多個小孩一直在跟我學唱。那一刻,我感到無限自豪和欣慰。我雖是小女子,但我把我們湘西的民歌帶到了非洲,感動了非洲。”
故鄉是音樂的生命之源
付遼源聊起家鄉湘西就神采奕奕。在這個熱愛音樂的女子看來,她的音樂靈魂根植于湘西,她是湘西的女兒,是湘西賦予她唱歌的激情。正是這份特殊的情感,使她產生了歌唱湘西、宣傳湘西的想法。
“湘西的歌充滿情感,湘西的景美不勝收,湘西的人豪放熱情……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歌頌家鄉湘西,讓更多的人走進神秘湘西,領略她那迷人的美。”因此,歷時一年努力,付遼源于二00六年發行了她的個人獨唱專輯《神秘湘西》。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張個人歌唱湘西的演唱專輯。
正是在籌備專輯的過程中,付遼源深有感觸:這么多好聽的民族歌曲,為什么漸漸在流行音樂的大潮中褪色?“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湘西的熱愛,用自己的方式來傳承湘西民歌。” 就這樣,舉辦一場專門演唱湘西民歌音樂會的想法在付遼源的腦海中萌生。從選曲到旋律創新改編,從音樂會排練到資金籌集,付遼源一個人就這樣默默地忙碌著,雖累卻甜。
《神秘湘西等你來》是付遼源為自己這場音樂會所取的名字。“演唱會上我選取了十五首最能體現湘西民歌特色和湘西風情的歌曲,我希望通過這場音樂會讓更多人了解湘西民歌,并通過歌曲了解湘西的民俗風情,了解湘西的神秘與壯美;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新,將民族與現代的元素糅合,用新的方式來演唱傳統的民歌,使湘西民歌能為更多的現代人尤其年輕人所接受,使湘西民歌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