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四月二十一日電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世界外文發行量僅次于《圣經》的文化經典,但這一經典的成書卻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機緣。
史書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是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他曾經做過周王朝的柱下史,是管理王室藏書的小官吏,其年歲略長于孔子。
春秋末年,天下戰亂頻繁,社會制度發生急劇變革。老子作為周朝官吏,久住周國,看到周王室衰敗,遂準備離周隱去。
據說老子跨青牛西行函谷關時,遇到函谷關關令尹喜。尹喜早聽說老子乃圣人,于是請求老子著書立說。老子應尹喜之邀,著書上下二篇,共五千余言。因其書“言道德之意”,后世稱之為《道德經》,或稱《老子》。《道德經》也是老子唯一的著作。
在這部著作中,老子基本上闡述了他的所有主張。他在書中提出了“道”的概念,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道相對的另一個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老子希望人們通過德來認識和體驗“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則修身治國。
在老子的思想中包含著辯證法的思想。毛澤東就曾經引用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論述來說明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
作為道家學派開山之作的《道德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對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軍事、文學、藝術乃至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這一著作也對世界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羅素、海德格爾、托爾斯泰、愛因斯坦、李約瑟等著名人物,都對《道德經》給予了高度評價。美國前總統里根也曾在國情咨文中引用《道德經》中“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中豐富的養生思想也日益受到全球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