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2月25日電(郭晉嘉) 只要瞅一下肉攤前的公示牌,就知道豬肉來源、進貨時間,還可查看檢驗檢疫票據;超市每天鹵菜、涼菜進貨、銷售及銷毀均記錄在案,市民不必擔心買到隔夜菜……
這些被重慶市民津津樂道的新聞都和一個事兒扯得上關系——今年九月開始的重慶“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九月五日的專項整治“誓師大會”上,重慶質監、工商、衛生、商委、檢驗檢疫、食品藥品等六部門提出十二項百分百整治目標:年底前所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百分百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所有證照齊全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百分百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目前,十二個百分百專項整治目標任務已全面實現:重慶市衛生局檢查餐飲經營單位近三萬家,查處食品違法案件十二件;重慶市商委全面清理和規范六百七十八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
據稱,重慶此次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三十七萬七千余家次,排查鄉鎮、街道、社區小食雜店七萬多個,查處案件一千七百五十一宗,查獲涉案貨值金額近九百八十萬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這場聲勢浩大的專項整治除了“治劣”,當地有關部門也不忘“扶優”。從十二月開始,涪陵榨菜醬油擺脫“調味液”別名,以“醬油”正身上市銷售。
為將“扶優”進行到底,重慶廣泛開展“質量興區(縣)”行動,二00七年創造“中國名牌”十四個、“國家免檢產品”三十六個,推出“重慶名牌”一百六十二個,品牌產品對當地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超百分之十六。
“市場發展肯定是泥沙俱下,除了扶持優質企業,對偶有違規的小企業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專項整治執法人員稱,這是專項整治把握的又一大原則。
據悉,專項整治結束后,當地有關部門還將組織“回頭看”,鞏固整治成果,并進一步健全完善長效機制,使整治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