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26日在中國進出口企業第六屆年會上表示,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正從金融領域向消費、投資等實體經濟發展,中國面臨的外需市場在萎縮,然而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正面臨著通過并購進行海外擴張的良好機遇。
既是危機也是機遇
今年一季度,受次貸危機影響,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分別回落了15和10.3個百分點。傅自應表示,國際市場需求放緩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不能低估,短期內次貸危機的影響難以消除,但同時也為我國企業創造了特殊機遇。
“這是由于次貸危機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一些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陷入了暫時的困境,這給我國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并購機會,這些企業擁有知名品牌和強大的國際營銷網絡,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如果我國企業能夠成功地并購,讓這些優質資源為我們所用,會極大地促進我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傅自應說。
同時,美國次貸危機令美國企業估值下滑,而人民幣對美元加速升值,今年以來已經升值了4.6%,這也為我國企業海外擴張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外貿企業90%以上是用美元結算,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企業利潤不斷被侵蝕。傅自應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積極擴大對外投資規模,由單純出口發展到出口和海外生產并重,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良性互動,歷史上日本和德國的企業都利用本幣升值、國外資產相對廉價的時機獲得了極大成功。
保持主要出口平穩增長
對于今年的外貿政策,傅自應在講話中強調,當前我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超過2/3,今年國家對外貿易出口平穩增長的政策取向不會有大的改變,“我們將密切跟蹤世界經濟和國際市場的一些變化,保持主要出口政策的基本穩定,防止各種因素疊加聚合,傷及出口增長的基本面。”
“輕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我國的就業帶動作用大,符合我國國情,必須保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穩定增長。”傅自應說。
他同時指出,國家優化出口商品的結構、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的政策取向不會改變,將堅持有保有壓,繼續合理運用出口退稅、關稅、市場準入等手段,堅決把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性產品出口降下來,此外,要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擴大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出口。
政府將繼續協調推動有關金融機構,開發更多的匯率避險工具,幫助企業減少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繼續對有市場、有訂單、有效益的出口企業給予必要的信貸支持。
繼續擴大進口
傅自應還指出,在我國出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擴大進口的政策不能變,這是由于我國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仍然很大,同時也是保障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期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持續存在,以及美國利率下降,流入我國的海外資金急劇增加。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貿易順差為414.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為274.14億美元,但同期中國外匯儲備卻猛增1539億美元。分析人士擔心,熱錢涌入容易引發金融系統的不穩定,也可能進一步推高房價、CPI和GDP的增長速度。
當天的年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也指出,今后要充分發揮進口在穩定市場中的作用,特別要加大對原材料、能源、高科技產品關鍵部件和技術的進口,并盡量降低進口成本,為平抑市場價格發揮作用。(記者 薛黎)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