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據記者從一些已獲得中金所會員資格的期貨公司處了解到,自從拿到了會員資格后,公司的開戶數增加了不少,有部分投資者專為股指期貨而來。而在期貨實名制開戶實施之后,期貨公司擔心股指期貨推出時出現大量集中開戶,也開始有意識地引導投資者為股指期貨預開戶。面對這種股指期貨預開戶熱,一些相關人士則認為,投資者必須避免盲目炒新的心態。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如果外資執意爆炒,股指期貨上市后很可能出現的局面是,外資暴賺第一桶金后,從期貨、現貨兩個市場砸盤撤退,然后股指期貨夭折,中國證券市場就此進入下一個十年熊市。”一外資操盤手預言道。這絕非聳人聽聞。外資正在通過分倉囤籌等方式對大盤藍籌以及正在孵化中的股指期貨進行“圍剿”。記者通過近四個月的調查采訪,逐漸弄清了長時間潛伏水下的外資操作手法以及意圖。風險正向我們逼近。
一線調查
分倉囤籌:外資備戰股指期貨曝光
“盤子大了就必須學會分散風險,我們認為分倉有幾層含義:第一層是賬戶攤薄法,用大量交易賬戶把我們的資金和交易方向‘攤薄’,防止‘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第二層是分散交易,通過擴散交易地點,杜絕開戶資金所在營業部進入證券交易買入賣出前5位,減少交易通道的曝光率;第三層意思是方便交叉作業,行話叫對倒,當我們需要拉高一只股票時,大量的分倉行為可以幫助資金相互之間拉抬,同時掩蓋掉證監部門查處問題賬戶時可能發現的所有疑似行為。”幾番接觸后劉先生終于向記者披露外資具體的操作手法并稱分倉是外資化解中國政府圍堵地下熱錢的最有效手段。
劉先生是一家外資基金中國區區域高管,在全國各地有著數個和他身份一樣的區域高管,他們同時執行著來自北京上峰的交易命令。
現狀:分倉、分倉、再分倉
“我接觸到的一家對沖基金目前在中國擁有50億美元以上流通規模,一年前,他們的盤子才只有20億,現在變成了50億,也就是說,這家基金2007年在中國至少賺到了200%的收益。”劉先生所指的這家對沖基金的母體是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是聲名顯赫的混業金融控股集團,其在中國擁有QFII額度。
盤子變大以后,這家對沖基金的騰挪空間、獲利速度也在急劇變小。一般而言,資金越大的機構,其分倉要求也就越強烈。劉先生透露,早在2007年下半年,就有一批地下資金開展分倉計劃。而分倉的目的是:“一方面有利于再次快速長大,另一方面可以規避樹大招風的風險,防止中國政府尤其是央行、證監會、銀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的‘騷擾’,將風險化解于無形。”
分倉是一項非常繁雜甚至瑣碎的工作。據劉先生觀察,前述對沖基金幾乎不把QFII額度當回事,而是一直在潛心經營屬于自己的地下資金。“他們在中國的分倉行為非常縝密,一些賬戶分得非常細,甚至有些賬戶的資金安排低于100萬元人民幣。具體操作中,從中國農村收購居民身份證的行為基本已經被摒棄,而是轉到一些工廠甚至從國有企業來收購身份證資料,然后遴選安全對象,加以復制造假,并從規模適中的券商那里開設資金賬戶,分散一切可能引發風險的環節,確保賬戶之間相互獨立,沒有任何連帶風險。”事實上,很多外資在中國都開設有實業工廠或者合資公司,劉先生說,這為外資掌控大量的人員資料(包括身份證、資金賬號、影像資料等)提供了極大便利。這僅是一部分內容。劉先生說,接下來,他們會鎖定該企業附近的券商營業部,就近開戶,以防備將來出現不可控的尷尬局面,如遇到正在交易的證券賬戶出現身份證主人計劃自己開戶等問題。這類事情比較棘手,不過辦法還是有的。
一切可謂天衣無縫。賬戶開通后,外資通常還會給賬戶申請開通批量買賣功能,以供大資金進出。這樣的賬戶開設模式現在被外資普遍運用。劉先生坦陳,除了前述對沖基金,他們自己也在這么做。這些賬戶被分散到幾十個交易終端去操作,如果單純查看交易時間、證券營業部、交易方向,幾乎發現不了問題。
劉先生所在基金去年10月從天威保變撤退了出來。但他透露,天威保變可能是目前中國股票里面,外資潛在賬戶持有比例相對較大的一只擁有核心題材的中盤股。但記者從天威保變公開的基礎資料中未能發現任何端倪。劉先生認為,不要說是記者,即便證監會專家,也無從發現問題。
原因之一在于,多數外資的核心賬戶是以實業公司、合資公司名義層層開設子公司的方式而投資的,這些賬戶很難查清,如果要查,任何一家公司的資金來源都要追溯到3層以上的母公司且關系錯綜復雜,大多數無從考證屬于何種性質的資金。
另外,在上述實業公司投資過程中,QFII背后的各種外資會利用拖拉機賬戶等交易工具一起參與,由此產生大量交易信號,并且相互干擾,局外人根本無從洞悉個中原委。
“撤離天威保變并不是因為這只股票不好,我們認為,它在2008年一定會漲到100元,最高甚至會到150元(如果該股在2008年實施除權,則復權計算值為150元)。”劉先生表示,自己所在基金之所以撤離天威保變,是去圍堵另外一只“金股”去了。“我們預判這只‘金股’2008年能漲3倍。”記者根據劉先生講述的大致退出時間,對天威保變當時的換手率進行了簡單計算。結果發現,沒有明顯異常變化。經過多次追問,劉先生解釋說,他們確實已經退出,但并沒有從二級市場通過拋售的方式退出。外資受讓方則除了支付相應資金,還有一個附加條件是,如果受讓方實力允許,需要為劉先生所在基金提供足量的可交易賬戶以供交換;如果受讓方條件不足,則需要其折算成資金匯付給出讓方。
“外資非常講信用,再說這么重大的事情通常是我的老板談的,更具體的內容我不知情。”劉先生對于外資如何進一步實施“地下交易”的招數顯得有所保留,不過他表示,北京上峰現在要求他們盡量減少日內交易次數,盡可能少交印花稅。劉先生還透露,即便取得合規資格的QFII,也普遍存在分倉行為。據證監會規定:每家QFII可分別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委托3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