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2008年首次新聞發布會顯示,我國銀行卡產業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推動下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銀行卡受理環境持續改善,銀行卡交易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07年中國銀聯境內實現銀行卡跨行交易39.8億筆,總金額為3.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88%和78.42%,銀聯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平均每天處理的交易達到1400多萬筆,金額超過100億元!一連串的數字已經表明中國銀行卡產業正邁上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銀行卡產業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銀行卡聯網通用繼續深化
截至2007年底,我國境內銀行卡受理商戶74萬戶、POS機超過118萬臺、ATM機12萬臺,分別比上一年增長21.8萬戶、36.3萬臺、2.5萬臺,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的銀行卡受理網絡。快速擴大的銀行卡受理網絡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國銀聯不斷向銀行卡產業起步較晚的地區傾斜資源,先后在吉林、內蒙古、山西、西藏、黑龍江、廣西等無銀聯地區開設分公司,以點帶面,有效推動了當地銀行卡產業的發展;另一個方面是通過2006年底啟動的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貴州、福建、安徽等14個省開通了該項業務,36000多家農信社的基層營業網點能夠受理銀聯卡。
針對我國的銀行卡市場發展不均衡的現狀,中國銀聯從滿足人民群眾用卡需求角度出發,制定了明確的發展思路,2008年中國銀聯將建設圍繞重點城市、逐步覆蓋二三線城市、延伸至縣鄉農村的銀行卡受理網絡,最終實現全國范圍的銀行卡聯網通用。到2008年底全國二級地市持卡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達到10%,進一步縮小與城市的差距,同時與銀行卡網絡相配套的專業化服務和受理終端將基本覆蓋全國的二級地市和經濟百強縣。對于聯網通用建設,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表示:“讓全社會共享聯網通用帶來的便利是銀聯的社會責任。要讓銀行卡受理網絡像電網、通訊網那樣,在廣大的二三線城市、中西部地區和農村鄉鎮實現聯網通用。”
銀聯自主品牌競爭力提升
2007年銀聯標準卡新增3億張,銀聯標準銀行卡的內涵不斷豐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中國銀聯會同商業銀行不斷細分市場,推出的聯名卡、主題卡、認同卡深受市場歡迎,在公務卡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根據國際權威調研公司AC尼爾森報告顯示,銀聯品牌國內認知度高達96%,遠高于其他競爭品牌,借助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銀聯正成為持卡人辦卡用卡的首要選擇。
銀聯國際化取得新進展
自2004年中國銀聯開始國際化戰略后,銀聯卡受理網絡迅速向中國人常去的重點國家、重點地區、重點商戶延伸,并積極進行深度開發。2007年中國銀聯新開通了埃及、奧地利和烏克蘭的受理,使得銀聯卡可以在亞太、歐美、澳洲、非洲等26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新增商戶6.7萬戶、POS機8.9萬臺、ATM機6.7萬臺,目前銀聯境外受理商戶達到12.5萬戶、POS機17.4萬臺、ATM機36.5萬臺,交易數量迅速擴大。
在亞太市場,銀聯卡受理環境持續改善,港澳地區更是接近全面受理;歐洲市場隨著合作機構的增加商戶覆蓋率不斷擴大,伴著境外受理環境的提升,銀聯卡正逐漸成為境內持卡人境外用卡的首要選擇。不但如此,境外機構也開始發行銀聯卡,2007年12月日本三井住友公司正式推出銀聯標準信用卡,影響廣泛。中國銀聯總裁許羅德表示,日益發展的中國需要一個自主、強大的銀行卡產業,一個強大的銀行卡產業需要由中國銀行卡人自己來主導,中國銀聯將順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僅要成為服務于中國的銀行卡品牌,而且也將成為服務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性銀行卡品牌。
銀聯卡安全性能增強
中國銀聯與銀行卡產業各界共同維護行業秩序,聯合各家銀行建立健全了風險防范機制,建成了銀聯卡欺詐偵測系統,為各家銀行提供了有效的風險信息。中國銀聯還會同有關方面從加強持卡人的安全用卡意識著手,對短信欺詐、釣魚網站、假門禁陷阱等一系列銀行卡犯罪手段進行了提前預警,持卡人安全用卡防范風險的意識顯著提升。從2005年至今,中國銀聯協助相關部門聯合打擊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據中國銀聯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仍然是用卡最為安全的國家之一,銀行卡的欺詐率遠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新型支付渠道初顯成效
中國銀聯的業務深入到了多項行業領域,通過和在保險、教育、醫療、航空行業領先企業的合作,中國銀聯不斷創新支付應用,為銀行卡的普及提供了多渠道的選擇,手機、互聯網、固定電話、數字電視機頂盒的支付功能越來越強,用戶數量也逐年遞增。2007年,全國手機支付定制用戶新增495萬戶,總量突破1000萬戶,全年交易超過108億元;銀聯互聯網安全支付系統已經連接10家全國銀行和13家區域性銀行,實現交易超過1000億元;固定電話支付終端更是實現超常規發展,2007年新增13.25萬臺,同比增長15倍,總量達14.82萬臺,全年累計交易金額320.6億元。
通過增加銀行卡的渠道選擇,全國各地公用事業繳費、ATM跨行匯款、跨境匯款等業務得到拓展,為解決公眾繳費難、匯款難等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嘗試。(陳韶旭)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