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舶來品,專為頂級富人打造的私人銀行在中國遭遇了“財不露白”的傳統觀念。
昨日,在“2007中國私人銀行與財富管理論壇”上,民生銀行行長王浵世在談到客戶私隱性的時候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大客戶約我見面。我到了約定的酒店之后,有人拍拍我的肩膀,說‘我們老板在那邊等你’。我一看,那個老板穿著件風衣,戴著墨鏡。他不想讓人看到他。”
王浵世曾擔任匯豐銀行加拿大私人銀行經理和中國業務總裁。私人銀行是一項針對財富“金字塔”頂端客戶的金融服務,要求客戶的資產凈值超過100萬美元,該服務在西方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今年初以來,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也在國內推出了該項業務。不過,有開展該業務的銀行反映說,許多客戶雖然資產凈值足夠高,完全有資格申請私人銀行服務,但他們擔心過于露富,寧肯降一個等級,轉而選擇一般的VIP貴賓理財服務。
有多年私人銀行從業經驗的王浵世強調,客戶對于私人銀行的私隱性非常看重。1985年匯豐銀行蓋新大樓時,其私人銀行部門強烈建議不要把該部門放在大樓里,以免過于顯眼。
而與中國新富階層的巨額財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對私人銀行乃至普通理財知識的貧乏。民生銀行副行長艾民講了一個極端的故事:某客戶名下的資產達到2.5億元人民幣,他跑了上海150個銀行網點,比艾民在上海跑的網點還要多,其目的只是看哪個網點的利率比國家法定存款利率更高。“這個客戶的3000萬美元在這個銀行放兩天,在那個銀行放兩天”。而實際上,中國所有銀行的法定存款利率都是相同的。(記者 李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