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客”作為漢語新詞匯,出現在今年國際大學生群英辯論會的考題里,如今,越來越多的都市青年通過“拼”來尋找消費伙伴。隨著圣誕和元旦火爆的節日氣氛,“拼客”活動日益活躍,共約假日購物、健身的“拼卡族”成為了近期網絡“拼客”的主流群體。
只要愿意卡也照樣拼
在“拼車”、“拼吃”這類普通“拼客”不斷增加的同時,很多“拼卡族”也隨著年底火爆的節日氣氛不斷涌現。記者日前從著名個人生活信息網站客齊集了解到,“拼卡族”近期成為了該網站“拼客”的生力軍。
客齊集市場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隨著圣誕和元旦連續假期的到來,眾多‘拼卡族’在網站上積極發布信息,相約假期一起購物、健身等等,近期網站統計的‘拼卡’信息每周都有超過20%的增長。”
據調查,在眾多“拼卡族”里有部分人采取共同出資,共同辦卡,共同使用的方法,剛剛辦了某品牌白金美容卡的付女士向記者表示,“通過在網站發布‘一起拼卡’的信息后,很快找到了兩個需要長期美容的姐妹,在共同享受國際品牌高級服務的同時,都覺得這樣的消費是物超所值。三個人平攤下來,費用低了很多,都是‘拼卡’為我帶來的消費方式與觀念的變化。”
還有部分“拼卡族”是將會員卡號“曬”在網上,其他人通過“報卡號”使用,“家里化妝品和服裝的會員卡一應俱全,這些卡少則可以打9折,多的可以打7折,而且還能積分。我把會員卡信息‘曬’到網站后,通過商家的積分查詢,在很短的時間內,幾張會員卡的積分幾乎增長了一倍,有一些卡就快能升到金卡了。”客齊集“拼客”李女士興奮地對記者說。
記者在采訪“拼卡族”時發現,這部分人群有著經濟型“奢華”消費的共同心理,采取“拼卡”的方式既提高了消費質量,又降低了消費成本,這種“拼消費”的概念既時尚,又經濟。
“拼”出法律瓶頸
雖然愛“拼”才會“盈”的消費觀念,讓“拼客”嘗到很多甜頭,但是專家提醒,“拼客”要多長個“法”眼,注意保護個人隱私。“拼卡、曬卡”的過程中,卡主相關信息全部或部分在網絡上公開,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會從商家處得知卡主的姓名、聯系方式甚至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一旦這些信息被用于非法用途,就有可能給卡主人造成損害。
由于“拼客族”是社會的新興產物,法律上對于事故責任的劃分還沒有明確的細則。專家建議,雖然“拼客”是一種時尚、減少浪費的生活方式,但應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人,而對網上陌生的“拼客”則要確認對方的身份或簽訂書面協議,并保存對方身份證等證件的復印件,以備出現意外時方便報警。(記者 程武)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