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以來,豬肉價格一個勁兒往上躥,對市民生活、企業經營、市場供應帶來很大影響。尤其是進入5月,豬肉價格反常地出現淡季暴漲,眼下肉價已經達到近10年來同期的最高點。對此,市民反應平靜,只是大幅降低了豬肉消費量;但市場上的豬肉檔主卻叫苦連天,希望有關部門在這個非常時期能減免部分費用。
市場肉檔生意難做
“以前賣一頭,現在賣一半”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個大超市和部分市場,發現肉檔生意比以往冷清了許多。
在東平市場,記者看到,因為沒有生意,有的老板躺在長椅上打起了瞌睡,有的則三三兩兩在閑聊。一名姓王的女老板對記者說,現在的肉價越漲越高,市民們買的肉量也變少了,生意非常難做。“以前賣一頭,現在賣一半。”她無奈地說道,以往每天至少能賣出一頭豬,但現在只能和旁邊的同行分賣一頭。她還告訴記者,現在瘦肉和排骨已經賣到了15元一斤,因為太貴常常賣不出去。過了買菜高峰時段之后還剩下許多肉,只好虧本售出。上午15塊一斤的排骨,下午降到9塊錢;12元的五花肉,下午也僅售10元。“盡管是這樣,依然少人問津。”
在橋西市場的豬肉檔口上,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一幕。盡管當時是下午4點多,但部分檔口已經收攤,“有時一個下午才賣10來斤,所以部分檔主寧愿少批發點,在早上或中午銷售完后,回家休息。”一名檔主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售出的肉量很少,但每個月的工商、稅收等費用依然得交,“希望相關部門能在這段非常時期里適當減免相關費用。”
“買肉的人以半斤八兩為多”
與市場情況相似,超市肉檔也“生意不好”。下午時分,記者來到河南岸某大型超市的豬肉專柜前,發現瘦肉的標價14.3元/斤,優質上肉13.2元/斤。而一些豬雜如豬腰每斤17元,豬肚也賣到了18元/斤。在旁邊,記者還發現了個“特價肉類,請排隊購買”的牌子,原來,該超市每天還出售有價格僅為10.5元/斤的特價五花肉。“雖然是特價,但這一價格和價格上漲前比起來,要高出一兩元。”現場一名銷售人員說。
在另外一家超市,記者發現優質排骨更是高達23.8元/斤。正在忙著把還沒賣完的五花肉包裝起來的李師傅告訴記者,他今年7月2日剛調到鮮肉銷售部上班的,半個月里,豬肉價格漲了5毛。“盡管這樣,市民還是得買肉,只是購買的數量會減少。”李師傅說,最近來買肉的人都以半斤八兩為多,超市一天下來,基本只能賣出四五頭豬。
市民反應相對平靜
少吃肉多吃菜 夏天吃清淡更好
面對不斷上漲的肉價,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市民反應相對平靜。有市民表示,雖然肉價上漲,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愛吃肉的也不會因為漲價就不買了。也有部分市民家中吃的肉少了,吃魚、吃菜多了。
家住橋西市場附近的黃女士告訴記者:“現在豬肉價格漲了不少,有好幾次我問過肉價后就干脆到魚攤上買魚了。”時下肉菜市場的品種也很豐富,如瓜豆類、水產品等,“夏天吃清淡點更好。”
個體戶鐘先生說,自己家里人口較多,豬肉是經常要買的,雖然最近肉價漲了不少,但還能承受。“但如果再繼續漲下去,可能就會有心理壓力了。”
也有市民無可奈何。“以前能買排骨的錢,現在只能買五花肉解解饞了。希望政府能夠出臺一些措施,盡快將豬肉價格降下來。”
張女士說,自己每天都來買肉,雖然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感覺,但對比前一個月的價格,也有些吃驚。
酒樓食肆咬緊牙關
餐飲競爭激烈不敢輕易提價
肉價飆升,這對于豬肉消費較為集中的酒樓而言,經營壓力越來越大。由于競爭激烈,大多數酒樓都不會輕易提高菜價,因此,大部分酒樓的菜價并沒有隨著豬肉價格的上漲而上漲。
市區湘妃樓的行政總廚眭師傅透露,除了一兩個菜價格微漲,其它菜式仍然保持原價。而以烹飪北方菜肴為主的面大王北方民菜館菜價則完全沒有提高。這些酒樓的負責人苦惱地說,不漲價是因為不敢漲價。來酒樓的很多都是常客,若是價格突然上漲或者分量減少可能會導致客人不滿,“不敢冒這個風險”。
眭師傅解釋說,酒樓普遍不漲價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惠州的酒樓沒形成漲價的風潮,每一家酒樓都持觀望態度,自身不敢輕言漲價。而面大王北方民菜館的張經理則打比方說:“如果兩家酒樓,其中一家漲價了,絕大部分顧客也許都會光顧另外一家,即使這一家可能口味差一點。所以誰也不敢做這只‘出頭鳥’。”
眭師傅說,實際上他們每個月單是購買豬肉的成本已經上漲了三四千元,現在他們采取的措施是少做純肉的菜式,例如扣肉等。“飲食行業的競爭本來就大,如果再加上物價上漲的壓力,維持局面更加辛苦。”眭師傅說,希望肉價高漲的現象不會持續太久,要想盡辦法撐過這個局面。
小餐館平底餐具換成尖底碗
相對于大酒店的咬牙硬挺,大排擋、快餐店的反應更為現實。在幾家大排擋,記者發現,受肉價上漲影響,他們都調高了部分菜式的價格。在市區東平一家快餐店,原來起價為5元的菜,如今升到每份至少6元。“因為快餐里面幾乎都涉及到豬肉等葷菜,不漲價支撐不下去。”該快餐店老板說。一些和豬肉有關的小炒如香干回鍋肉、青椒肉絲、魚香肉絲等,都出現了1~3元錢的漲幅,排骨、扣肉、紅燒肉的漲幅更大。幾名老板都表示,小餐館豬肉菜的比例更大,不漲價根本承受不了,顧客普遍還能夠理解。
面對豬肉價格的上漲,河南岸幾家小餐館紛紛在分量上做起了文章。如將原來平底的餐具換成了上大下小的尖底碗,雖然看起來碗里的菜是滿的,可實際上跟原來相比卻少了許多。一老板稱,在激烈的競爭下,他們不敢亂漲價,怕漲價后失去客人,可豬肉價格上漲后,一份回鍋肉加上租金、工人工資、煤氣等成本,現在10元一份已經沒錢賺了。
員工食堂在份量上做文章
肉價接連攀升,對于每天都要大量購進豬肉的單位食堂來說,無疑大大增加了成本。一家工廠的食堂承包者介紹說,這段時間他眼看著豬肉價格不斷上漲,食堂的經營成本也不斷增加,簡直“心驚肉跳”。他說,瘦肉價格從以前的每公斤8元左右漲到現在的15多元,食堂每天要買50多公斤瘦肉,“這筆賬算起來可真不是小數目”。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適當地減少飯菜中豬肉的分量,但員工的眼光都是“雪亮”的,有些人會馬上向食堂的師傅發問:“這份青菜炒肉絲怎么少了幾片肉?”該承包者說,減少菜面里肉品的量,實在是出于無奈。肉價日日攀升,進貨的成本也在不斷增加,他們不能提價應對,只有在份量上做文章。(張寧 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