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至今,股市表現出了劇烈震蕩,不少投資者感覺緊張。
開市第一天,來了個近千只股票漲停的“開門紅”,第二天大盤指數便下跌600多點,兩市跌幅近9%,創10年最大跌幅,總市值一天縮水萬億,兩市天量成交逾2006億元。
此后,2月28日-3月5日,股市一路震蕩走勢:28日反彈,3月1日回落,3月2日反彈,3月5日收陰、最大跌幅超100點。
在股市震蕩的情況下,節后的各類理財產品似乎看到了時機,開始了一個“集中發放期”。
深圳發展銀行節后推出美元、港元理財產品;民生銀行本周三后將推出一系列理財產品;工商銀行則擬在明日推出3款涵蓋人民幣、美元、歐元的理財產品。
銷售市場:去年火爆 今年平淡
“雖然在發行上表現得相當活躍,但銷售上與去年同期相比還是平淡了許多。”民生銀行的一位理財師透露,“去年很多理財產品往往是一上市便銷售一空,今年雖然也基本上都能賣完,但要三四天。”
資料顯示,2006年全國共有2000只(款)左右各類理財產品面世,人民幣理財產品幾乎以每個工作日1只新品、外匯理財產品則以日均2只的速度問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6年12月31日,經營個人理財業務的主要22家商業銀行,累計發行理財產品約727只,其中外匯理財產品497只,人民幣理財產品230只。全年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8%。
但工行、民生等銀行的理財師均表示,今年很難達到如此水平。
市場分析:股民基民多數觀望
業內分析認為,股市近日雖然震蕩很大,銀行理財產品也借機頻繁推出,但對于基民來說,他們的資金流動性相對較小,很難出現退出基金投資來購買其他理財產品的熱潮。
對于大部分追求高收益的股民來說,雖然不少銀行理財產品最高收益率已經提高到10%以上,但也無法打動他們。股市震蕩中,股民往往不是挺身入市,就是持幣觀望。
據悉,真正購買理財產品的,仍以中老年居多,不少人是這個理財產品到期了,轉而投資另一個理財產品。(張麗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