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9日電 根據相關規定,在中國營業的外資銀行分行在經過最長一年時間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以后,便可以經營針對中國公民和企業的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政府債券買賣等多種人民幣業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粟勤在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海外版上撰文指出,一年以后,中外資銀行之間的市場競爭將全面打響。
文章認為,從近期來看,中國銀行客戶不會大規模地轉向外資銀行,其原因并不在于政府的管制,而在于銀行客戶的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是指消費者從一個商家轉向另一個商家所承擔的貨幣或非貨幣成本,它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交易費用和人們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心理恐懼。轉換成本包括:(1)交易成本,如從原來的銀行銷戶到新的銀行開戶的成本;(2)學習成本,如了解和熟悉新銀行的業務程序所花費的成本;(3)關系成本,即離開原來的銀行而不得不放棄的與原來銀行的良好關系及原來銀行所提供的優質服務或優惠價格;(4)心理成本。即使以上成本都不存在,但由于人們對不熟悉的事物或對象存在心理恐懼,因而對于轉向新的銀行后能否享受到更好的服務等無法事先確定時,就存在一種心理成本。
文章指出,轉換成本是客觀存在的。西方學者的研究已經證實,在商品與服務市場上,消費者長時間地消費他們所熟悉的品牌。這種“品牌忠誠”的現象正是消費者轉換成本的表現。在零售銀行市場,也同樣存在轉換成本。西方國家的一份調查表明,大部分存款人在存款到期后仍然選擇在原來的銀行接受服務,只有一少部分存款人會選擇其他銀行。在信用卡市場,那些與銀行建立了密切關系的持卡人習慣于留在原來的銀行,因為一旦他們轉向新的銀行,他們就常常面臨信用卡透支額下降的局面。轉換成本增加了中國銀行客戶轉向外資銀行的難度,在目前外資銀行網點如此稀少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因此,從短期來看,中國銀行客戶大規模流失的可能性不存在。
但文章也指出,轉換成本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隨著時間的推延會逐漸下降。首先,技術的進步使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開發、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及手機銀行業務的開展使得轉向外資銀行的交易成本已經大幅度下降。現在,跨行結算和匯款已經如此簡便,大大節省了轉換過程中攜帶現金的麻煩。其次,銀行業市場競爭的加劇也將降低轉換成本。轉換成本的存在意味著事前無差別的產品或服務,在消費者眼中,事后將變成有差別的,銀行可以將已有的客戶“套牢”,收取一定的壟斷租金。因此,更多數量的客戶、更大的市場份額就意味著更大的利潤。為此,中外資銀行都將展開一場爭奪客戶的白刃戰。外資銀行積極的市場營銷可以消除部分消費者的心理成本,而它們更人性化的服務也將使消費者的學習成本下降。最后,個人社會信用制度的逐漸完善將降低關系成本。目前,中國個人征信制度從無到有已經初具雛形,個人收入、貸款等信用記錄逐漸完善及在銀行業中的共享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至少削弱一家銀行獨占客戶信息的壟斷優勢,這使得客戶與原來銀行之間的關系不再像從前那么密切,因而客戶轉換銀行時其關系成本也會下降。
文章進一步表示,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不同的銀行客戶,轉換成本是截然不同的。越是收入高、信譽好的客戶,轉換成本就越低。對于少數高端客戶來說,轉換成本接近于零,加之眾所周知的“二八定律”,他們將成為外資銀行爭奪的重點。目前,外資銀行分行已經可以吸收境內公民的每筆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的定期存款,一場爭奪高端客戶的競爭已經拉開帷幕。從長遠來看,部分銀行客戶的流失將難以避免。
文章最后指出,對于中國銀行來說,留住客戶的最佳途徑是提升服務質量,以差別化、個性化的服務讓客戶真正得到實惠和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