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GDP等宏觀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1%,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5個百分點。接受記者采訪的多家機構和專家均表示,雖然這一數據較去年四季度6.8%的增速又有所回落,但是轉好的指標明顯增多,顯示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的變化,總體表現好于預期。
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盡管數據顯示環比仍有下滑,但就下降幅度來看,各項數據降幅正在逐月減緩,聯系發電量和PMI等先期指標已經出現的回暖跡象,他認為,我國宏觀經濟下滑態勢已經基本得到遏制。
二季度經濟有望繼續發力
事實上,盡管6.1%的增速低于去年四季度6.8%的同比增長速度,但專家表示,這并不代表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形勢比去年四季度更差。鑒于目前部分先行指標反映出的情況,尤其是PMI指數和信貸規模的大幅增長,以及中部地區的資產投資增速明顯等情況,專家相信,隨著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效應的逐步釋放,二季度經濟將繼續發力,從而為股市繼續走強奠定堅實的基礎。
支撐上述論點的事實是,一方面,2008年三季度GDP的同比增幅是9%,從同比增幅的下降幅度看,今年一季度已經開始收窄。
另一方面,相對于同比數據來說,很多專家和市場人士對環比數據更為看重,認為其表現更能反映經濟形勢的變化。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銀河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張新法均表示,雖然一季度的同比數據不是很好看,但從環比來看,則會發現經濟中轉好的指標明顯增多。
董先安詳細分析了去年四季度出口訂單銳減導致的庫存調整、新增項目減少等因素加劇的工業增加值的波動情況,聯系近期包括發電量、固定資產投資等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出現環比反彈顯示經濟整體向上的趨勢明顯。
董先安表示,接下來二三季度我國經濟即將走入上升通道,二季度GDP增速預計6.5%至7%,而三季度將達到8%至8.5%,四季度為9.5%至10%。2009年中國GDP增長率很可能達到7.5%至8%區間。
張新法也指出,一季度的環比數據將好于去年四季度,我國經濟已經觸底,但是回升幅度不會太大,不太可能出現強勁的V型反轉,由于擴大內需的大幅投資從下達到形成生產能力、拉動GDP增長還需要一定的過渡,經濟或將在底部徘徊一段時間,下半年以后開始反彈。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李迅雷也表示,相信隨著投資拉動經濟效用的進一步顯現,未來經濟有望回暖,預計二季度GDP增速可達到7%。
我國經濟先于歐美出現企穩跡象
雖然有部分專家預計,后期的經濟走勢可能出現反復,能否拉動私人投資和消費,將成為實現反彈的關鍵。但基于對中國經濟回暖跡象明顯、宏觀經濟下滑態勢已經基本得到遏制的分析,多數專家和市場人士表示,我國經濟已經先于歐美出現止跌企穩跡象,再加上4萬億元投資等的政策效應還將逐步得到釋放,因此短期內再出臺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的可能性大減。
廣州萬隆認為,一方面目前用投資拉動經濟的空間不是很大,另一方面一季度的先行指標和經濟數據顯示的結果意味著經濟有一定的企穩跡象,短期內再出臺更加猛烈的第二輪措施的壓力不大。加之第二輪措施的核心主要是以啟動內需為主,其涉及的利益關系較為復雜(農地流轉方面),短期內出臺的概率就更小。
鑒于經濟二季度即可能迎來回暖的預期,曹遠征稱,短期內再出臺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已經不如以前那么必要了”。在貨幣政策方面,他也傾向于認為近期再次下調利率和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不大。
已有預期股市反應較為平穩
股市影響方面,雖然市場對數據已有預期,但數據的發布仍引起股指的劇烈振蕩,呈現多空交織的景象,并最終以小幅下跌收盤,形態上的5連陽宣告結束。
世基投資分析師羅燕蘋表示,今天公布的經濟數據總體上對市場的影響屬中性,這也符合我們一貫的看法,就是短期見底企穩已是事實,但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未來中國經濟運行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和壓力。從對市場影響的角度來分析,本輪行情自突破2400點之后,呈現出明顯的資金推動特征,決定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是基本面,但流動性會對中短期市場運行產生關鍵影響,在目前信貸投放持續大幅上揚和寬松政策將繼續執行的支持下,預計股指未來依然有上升空間。
從技術上看,最近幾個交易日以來,盤中多次回調觸及5日線后均展開較大幅度反彈,說明市場下方承接盤力量較強。另外,金融、地產、石化等權重股也提前主動回調,封殺了指數大幅向下的空間?傮w上說,后期市場振蕩會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但向上趨勢不改,熱點切換過快加大了投資者的操作難度,建議對蓄勢充分的藍籌股和當前圍繞一季報展開炒作的熱點進行關注,同時,資源價格上漲背景下的有色金屬等資源股也應積極關注。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李迅雷認為,從長期來看,宏觀經濟的見底對大盤應有一定支撐作用。
鑒于目前二級市場行情更多是受資金流帶動,二季度股市將仍表現為貨幣現象。李迅雷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重點關注M1指數變化,若4月份M1增速超過3月份M117%的增速,A股將有可能再次提高估值水平。(李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