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挨罵”這種時髦,今年延伸到了兩會。3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科倫集團董事長劉革新在討論中說:“主流經濟學家的判斷已經證明不行了……要淘汰一部分。”劉委員拿出學生向老師們叫板的架式,說:“我們企業做的事情,和主流經濟學家的說法反其道而行就行了。”
劉委員的話,讓會議室炸開了鍋,委員們點頭搖頭此起彼伏,讓經濟學家們斯文掃地。
參政議政是代表委員的職責與權利。委員要與主流經濟學家們“反其道而行”,應該不是沒有理由。對于一些經濟學家,會上代表委員們還總結了幾條:教科書思維、照本宣科、較少深入實際、摸著領導的脾氣做研究。
從報道之后的反響來看,“頂”劉委員的人很多。看來,經濟學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經濟學家由過去被熱捧、崇拜,到今天被漫罵、指責,這個過程令人深思。
筆者認為,一些經濟學家的確有該罵的理由。如有人走穴騙人,收了錢昧著良心代言,去年就有人忽悠股市要上沖一萬點,說房價只漲不會跌,害了不少人;也有人脫離實際,躲在象牙塔里說昏話,提議什么漲價可解決春運買票難、國企應推行MBO。
但更多的情況是,經濟學家雖然被罵也不一定真有錯。因為經濟學家往往更關注經濟效益,而對社會公平著眼較少。在一些人心目中,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了,但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多數人還沒過上“小康”,心理預期和現狀有不小反差。因為經濟學家長期以來表現得較為“強勢”,往往能左右時局,所以一些人的不平之氣就撒到了經濟學家頭上。這應該算是經濟學家代人受過。不過,這種現象也值得社會關注與反思。
無論如何,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復雜化,層次的多元化,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表達不同的觀點,是相當正常的行為。因此,即便要罵經濟學家,也應該有理有據有節。做人做事,破易立難,指出什么道路行不通容易,指明什么道路該走很難。而后者往往要依賴于經濟學家們的智慧。30多年來,經濟學家們為改革開放沒少獻計獻策,雖然不一定要放到供桌上吃冷豬肉,但多數人盡職盡責,不應被人看成“反向指標”。至于以偏概全,就事論人式的批評,動不動就扔臭雞蛋、板磚伺候的態度,則要當心傷及無辜,或者冤枉好人。(莫豐齊)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