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財政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2009年預算報告中,中央財政赤字達9500億元,引起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也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最高額度的財政赤字。
我們知道,設定赤字預算意味著財政政策的擴張,這也是各國政府在經濟低迷時期經常采用的反周期策略。從根本上看,9500億赤字的推出,表明近年來的穩健財政政策,已經全面轉向擴張性財政政策。
在9500億赤字的背后,還有幾方面問題值得我們充分關注。
首先,9500億赤字中包括了2000億的中央代發地方債券,這背后蘊含了重大的財政改革嘗試。眾所周知,對于地方政府發債一直存在爭議,而在擴大內需凸顯地方政府財力緊迫時,中央代發成為一種過渡性的嘗試。從財政赤字角度看,1994年以來我國一直統計“軟赤字”,即政府債務收支不納入赤字計算。這樣,與以前中央國債轉貸給地方相比,本次中央代發地方債券雖然形式上類似,但其納入中央赤字計算,既意味著約束和監管的“硬化”,也表明是中央“代管”地方政府赤字,這也是突破現有制度限制的一種創新。
當然,在如此大規模的赤字安排背后,不容忽視的是財政效率問題。例如,去年1月到11月全國財政盈余萬億以上,到12月底則變為收不抵支1110億元,這表明僅在1個月時間里,各級政府出現了“大干快上”、“突擊花錢”情況。這種過于急劇的預算擴張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夠迅速貫徹政府刺激內需的意圖,同樣也可能產生無效和低效的資金運用。因此,在面對今年膨脹的預算資源時,政府不僅要保障把錢盡快“花出去”,而且要努力“花得最好”。
還有就是,9500億赤字也表明今年財政支出將大幅增長,其中必須處理好投資和消費、消費內部結構的關系。可以預見,大部分新增財政資金將用于建設投資領域,然而同時要注意到,最終消費率的不斷降低,始終是影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978年以來,最終消費率最高在1981年達67.1%,但近年來大多在60%以下。2007年以來消費對GDP的貢獻不斷提高,本次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要盡可能不損害這一良性變化。同樣,政府消費率的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會擠占私人消費,這就要求政府購買性支出也要避免“大手大腳”。
再就是通過中央銀行賬戶可以看到,近年來“政府存款”余額在不斷增加,除去財政體制改革和季節性因素外,可以解釋為兩方面原因,一是財政收入增長過快,二是財政支出沒有花出去。這些都具有“緊縮性含義”。這樣就會讓擴張性政策執行的效果打折扣,而政策目標特征也會令人感覺含糊。就去年來看,政府存款余額即使在大幅下降的12月底,也有近1.7萬億元,理論上說,如果不斷優化國庫現金管理,并加強財政政策公開化、透明化,積極配合人大、政協和社會的監督,政府可以通過更少的赤字安排來達到預期目標。由此,財政資金不僅要“能借能花”,而且應“花得巧妙”、“用得精細”。(楊濤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