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成都青羊區的28位民營企業家在西南財經大學完成了最后一堂“總裁班”。區政府財政為此出資近20萬元,為每人補貼學費6000元,這在成都市還是第一次,今后也將繼續推行。(據《重慶晚報》)
據悉,28位學員全是資產上千萬元的民企高管,這些民企中的“富豪”自然也是納稅“大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功臣”,當然政府不會待薄了他們。如此,政府就該拿納稅人的錢,為培訓民企高管繳學費嗎?
筆者以為,首先要聽聽納稅人的意見。近20萬元的財政支出,雖然不太大,但也不能某個領導一拍腦袋就決定,而是要經過嚴格的財政預算和審批程序,這其中自然少不了作為納稅人的公眾意見,以及其他中小企業(特別是資產在千萬元以下的民企)的意見,畢竟培訓民企高管,受益的只是少數人。
當下正值經濟寒潮和企業困難時期,一些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更是舉步維艱。此時,政府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幫助和扶植困難企業上,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
同時,有不少民企瀕臨破產,想想那些已經失業和面臨失業的工人,再想想那些已經返鄉和正在返鄉的農民工,政府更適合把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刃上,用在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上。
政府對民營企業支持,并不見得就要拿納稅人的錢去討好民企高管。政府可以為民營企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和發展環境,切實減輕民營企業的負擔,我想這些措施總比培訓幾個民企高管更具實際意義。(李繼彥)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