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編輯部:
看了貴報12月18日的關于“1000塊錢該不該發”的讀者來信,我深有感觸。作為國內投資界的一分子,我想借《證券日報》這個國內權威的平臺,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內缺的并不是資金,而是信心,所以“人手發放1000元”并不能拉動內需。
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全球性經濟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是美國的次貸危機。由于美國人信奉的是“超前消費”,即便是零存款也能住上房子,開上車子,所以在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爆發以后,就開始輪番上演資金短缺、房子被收等鬧劇。而國內,由于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當美國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后,為了不步人后塵,本就“保守消費”的消費者更是捂緊了錢袋子,以防不時之需。第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8年消費者信心指數則表明自2008年年初以后,就呈連續下跌的態勢。以此推斷,即便國家實施“每人發放1000元,以促進消費,拉動內需”,消費者還是會選擇持有資金,而不是進行消費。
其次,從其他國家的案例來看,“每人發放1000元”并非真正的人心所向。以日本為例,今年11月11日,日本內閣府總務大臣表示,向國民發放總額為2萬億日元的“定額給付金”,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和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發放2萬日元,普通人1.2萬日元。這本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可是日本媒體的調查卻顯示了如下結果:78.7%的民眾不同意這種撒錢式的救市措施,88.3%的民眾表示會去領取補助金。
最后,從實質性的效果上來看,“每人發放1000元錢”的措施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建議國家集中資金,將其投入于創造就業等事業上,這樣,一方面,可以修補企業缺失的資金鏈,令其以正常化的趨勢運行,從而提振企業和民眾的信心;另一方面,民眾也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發財致富,并最終幫助經濟步入“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的軌道上。(上海讀者 聞淑玉)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