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了。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國內GDP已經位居世界第四,年增長10%以上;全國財政收入也由2002年的不足兩萬億元,猛增至去年的5萬多億元。財富蛋糕做大的同時,民眾更關注自己口袋里的錢是不是真正增多。
在雪災、物價上漲以及通脹壓力的背景下,民生問題尤其顯眼。連境外媒體都敏感地意識到,“中國人今年特別關心兩會”。德國《明鏡周刊》評論說,“通常情況下,中國人較少關心每年一次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但今年溫總理將要回答關于雪災和通脹的敏感提問”。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也說,中國公眾關心民生問題。
民生問題說白了,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每個人都能分享財富蛋糕。國家富了,民眾要能享受到富裕帶來的好處——個人收入的增長、社保體系的完善和社會福利的提升。從去年開始的CPI持續增長,讓中國百姓面對高物價壓力。減稅、給人人發紅包之類的呼聲隨之而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政協委員邢普“建議研究全國人民每人發放1000元以分享財政收入高增長”的提案。盡管提案有些“異想天開”,卻契合了“還富于民”的民意訴求。
如何讓人人分享發展紅利?媒體評論和代表委員都對此提出了看法。葛劍雄委員吁請國家盡快建立與物價上漲掛鉤的社會保障體系。他強調“物價上漲,對貧困百姓影響最大,減稅、加息對低收入群體無甚幫助,反倒更易被邊緣化”。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則提出,分享財政收益成果不一定是指退稅或者以發錢方式,將鈔票實實在在放在老百姓口袋里,將財政收益成果用于軌道交通、鐵路、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其實也是讓老百姓變相享受到了分紅。
方式方法可以探討,要害在合理的制度設計。正如媒體社論所指出的:只要制度設計合理,不論按人發錢、減稅,還是把更多錢投入國家福利體系,都能夠惠及民眾。關鍵是通過民主、法治等手段,對政府保持有效的控制和監督,使政府始終以公眾利益為唯一施政目標。
福利體系的構建,意味著政府的民生投入。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到,在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的同時,用于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的支出,也較5年前增長了一倍多。為此,鳳凰衛視評論員何亮亮評論說:胡溫新政5年來一直注重民生問題。政府對于民生的改善,特別對于弱勢群體工作的落實,做了一份比較好的答卷。
這是一個客觀評價。與此同時還要看到,由于歷史原因,財政在民生投入上的欠賬一直較多。談及民眾福利時,評論者時常會算賬:如果實現全民養老、全民醫保,以目前的財政收入應該能支付得起。可實際上,財政在此方面的投入,一直是緊巴巴缺錢花。
人們會問,5萬億元的財政收入,都花哪兒去了?支出的不合理不能回避。其中遭遇批評最多的,就是行政費用的過高支出。諸如此類的不合理的支出,擠占了民生投入。
讓政府廉潔高效運轉,讓財富的分配趨于合理,是民意也是政府改革的目標。作為會外互動的一分子,《東方早報》的評論員文章“冀望今年兩會力補民生欠賬”。如果未來5年間,能補齊“新舊民生欠賬”,初建覆蓋全民的基本保障網絡,促進民眾的收入增長,民生矛盾等導致社會欠和諧的“不安定因素”,當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消解。 (馮雪梅)
跟評
神書:
對于一個政府,民生話題應該是一個永恒話題。
民生問題不可能在一屆或兩屆政府任期內解決。對于政府而言,服務于民生,是政府存在的主要理由,也應該是政府的主要目的。
汪東亞:
發展的成果歸于誰?這是個不難回答的問題。黨和政府已經明確表示發展的成果應人民共享,但應該承認,在轉型期,在復雜的政治經濟條件下,利益的分配機制還不很完善。正因如此,就更應該去努力實現公正。中國有句古話:“不患寡而患不均”。成果的大部分如果被少數人享有,是很危險的。
另外,老百姓認的是實在道理,口袋里增加的人民幣數量還不是一個過硬指標,因為增加的很可能是“虛”的。真正關鍵的是生活質量。溫飽滿足了,得慢慢小康,小康了還要更好,生活要芝麻開花節節高。所以,分享財富蛋糕的方式問題是知識分子考慮的,老百姓就考慮自己實際的生活質量有沒有提高,提高的速度和社會發展的速度是不是一致的。
梅里:
工資增長總滯后于經濟增長,但經濟一停速,績效工資尤其是獎金那一塊很快就可能停下來。我有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他們的工資增長會與當地經濟的增速掛鉤,在微觀經濟形勢(個人收入)和宏觀經濟形勢(GDP增長)之間建立起了聯系,我覺得這樣才是相對合理的分享財富蛋糕的方式。
但我國目前在財富蛋糕做大的同時,民眾的眼睛直了,好不容易等來分蛋糕的消息,事實上他們已經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了。
所以,我覺得咱們分蛋糕的手腳應該更麻利些,別餓過頭了再分。
billy:
既然國家富裕了,為什么房價還如此昂貴呢?地方政府為什么不能少掙點呢?中央的政策好,到了一些地方就走樣了。
看了就說:
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如果說,這些年老百姓是犧牲了自己應得的福利,讓國家“集中財富辦大事”進行經濟發展。現在,中國人均GDP已超過2000美元,中國在完成了連續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之后,該把百姓的付出還給百姓了。
我有一次去一個貧困縣出差,看見村民集資蓋的小學,破爛不堪。問他們是否知道九年義務制教育,樸實的農民說:“我們的娃上學,哪能讓政府花錢?”
百姓的善良,并不等于政府可以放松自己的責任。教育、住房、醫療、養老,在過去的幾年里,政府在還利于民上表現出了相當的誠意。
我們已經告別了一窮二白的時代,但也沒富到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財富蛋糕,關鍵看政府怎么切。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