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面對受美國次貸影響而出現的A股大跌,以及未來不確定的實體經濟,國內經濟決策層出人意料地平靜。但已經開始有聲音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面對的外部環境發生大的變化,政策尺度和分寸的拿捏更為關鍵,應該對從緊的貨幣政策進行新的考量。
觀望中的決策層
起碼從目前看,國內從緊貨幣政策還沒有變化的跡象。記者發現,在上一周資本市場的暴跌中,國內主要財經官員們少有公開的聲音,往日的權威學者也集體失語。
唯一來自高層次的財經官員對于美國經濟和中國調控的分析是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在1月24日的國民經濟數據發布會上,他把美國經濟的現狀定義為“減速”,而非衰退——“美國和中國都是這一輪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所以美國經濟減速無疑會對世界經濟的走勢產生負面影響。對美國次級債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完全統一的看法。”對如何看待美國經濟走勢對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的影響。謝伏瞻認為,美國經濟減速無疑會對世界經濟的走勢產生負面影響,“關鍵是這場危機到底影響有多深,持續時間有多長。”
謝伏瞻認為,在堅持要著力于解決中國經濟自身所存在的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后,對于短期的匯率政策、利率政策,需要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時段,經濟運行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所面對的主要矛盾以及世界經濟的變化來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當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的觀點仍然是“經濟過熱風險依舊”——經濟增長偏快的勢頭初步得到遏制,但經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和物價水平仍處于較高水平。
有官方研究機構人士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的從緊貨幣政策基調不可能輕易松口,“這主要在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權威性”。
“尷尬”中美利差
正在舉行的達沃斯年會上,比索羅斯“二戰后最嚴重金融危機”更讓人擔心的是他所言“中央銀行們已經失控”。對于中國央行來說,今年無疑是頗為尷尬的一年。隨著美聯儲的加息,中美利差逐漸拉大,外資會進一步涌入中國,進而增加中國實行從緊貨幣政策的難度。
目前,我國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高出美聯儲基準利率0.64個百分點,而一年期央票利率更是高出美元一年期L ib o r近1個百分點。中國繼續加息的力度受到懷疑。
“如果一定要保持中美利差,這就意味著中國應該跟隨國際利率水平而走向減息。”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傅勇表示,“這個操作難度太大”。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月底的公開市場委員會召開之后,再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50個基點,達到3%,并且有望在3月18日的會議上進一步降息至少25個基點。這意味著要維持一個正的中美利差,中國起碼要減息高達200個基點左右。
“這對于仍是負利率的中國是不現實的。為抑制國內經濟過熱和物價的全面上漲,我們必須在一段時期內接受中美貨幣間的負利差。”傅勇說。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24日表示,在美聯儲降息過后,中國在2008年已經不太可能進一步加息,但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近400個基點的上調空間。此前,他認為上半年會有兩次加息。
專家建議信貸管制適當“放松”
在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人們固然可以認為中國市場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應該承認,無論是在資金流還是在心理層面,中國股市已經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外面的溫度。
“宏觀調控應當面臨新變化,保持政策的彈性和時效性,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經濟政策。確實,去年12月中央提出從緊貨幣政策,但是目前已經過去兩個多月,在這兩個月中,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政府應當注意這一點,從緊貨幣政策不能太緊,否則會給宏觀經濟帶來風險。”花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說。
沈明高認為,如果權衡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和國內通脹風險,主要矛盾應該是前者。應該時時刻刻看到美國經濟衰退和外需回落的風險,放松信貸管制,放慢加息步伐,擴大內需,以彌補未來外需的回落。
“從某種意義上講,目前的從緊貨幣政策是以內部調控措施來解決外部失衡;通過以犧牲整體經濟增速,來換回出口部門的局部利益,是一種政策上的錯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滕泰說。
王慶預計,雖然政府不會正式宣布中止現行緊縮政策,但是,政府的政策語調將在近幾個月內有所緩和,直至年中時靜靜地回復到較為溫和的姿態。(記者 賈林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