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規模從0到1萬億元,花了整整9年時間;但從1萬億元到3萬億元,卻僅用了6個多月———
基金的日益龐大,正逐步改變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投資者結構,有助于市場的穩定。但基金業規模急速膨脹,未必是件好事。
當前,基金的成長速度,令人驚嘆。
有關統計顯示,今年4月以來,僅僅6個月的時間里,國內基金業的成長邁過了3個臺階———基金資產規模從突破1萬億元,到超過2萬億元直至目前的3萬多億元,相當于滬深A股市場流通股總市值的三成。
回顧之前,我國基金業從1998年開始發展,并逐步實現了資產規模從0到1萬億元的跨越,而這一過程,整整9年。
“一夜長大”的動力
以股票基金為主,我國基金業的成長,自然就離不開股市的發展。而今年以來,滬深股市的極大繁榮,正是基金“一夜長大”的直接驅動力。
以滬市為例,今年以來,滬綜指從2728.19點起步,其間雖然曾遭遇幾次大跌調整,如“5·30”,但指數依然堅挺地上漲到目前突破6000點,累計漲幅達到120%左右。不僅如此,在今年的牛市行情中,基金重倉股的表現更是強于大盤,股價平均漲幅則超過150%,有的更是翻了好幾倍。受益于股市的成長,今年前3季度,全部123只股票型基金中,90只基金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超過100%,華夏大盤精選、中郵核心優選兩只基金的凈值增長率更是在200%以上。
如此巨大的市場財富效應,自然使得基金資產規模水漲船高。不過,依靠投資增值的規模擴張,僅僅是一個方面。同樣受益于繁榮牛市,新基金發行的持續火爆,則是基金做大規模的另一個支撐。雖然,今年以來獲批的新基金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縮減了四成多,但總體上看基金首募規模仍然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新基金的體量也就越來越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單只新基金的平均首募規模達到80多億份,同比增長2倍。在今年新發基金普遍采取了限量發行的前提下,超過90億份的巨型基金仍有10多只,其中,廣發大盤成長、景順長城精選藍籌等基金的規模都接近150億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業之所以能超速成長,“5·30”的暴跌也是一個積極的推動因素。正是因為暴跌的慘痛教訓,越來越多的股民轉身加入了基民的行列。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基金投資賬戶數總數已超過9000萬戶,較今年年初增長了近3倍,而第3季度以來,基金平均每天新增開戶數,甚至超過了滬深A股。近期的一份機構調查也顯示,目前,廣大投資者對基金投資意愿,已排在了各項投資之首。
風光背后的隱憂
基金業的成長,值得肯定。
作為滬深股市最主要的機構投資力量,基金的日益龐大,正逐步改變著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投資者結構。從目前來看,盡管滬深股市散戶投資者數量上仍占據絕對主導,但包括基金在內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比重已接近50%。如此投資者結構,更有助于市場的穩定。
不過,基金業規模急速膨脹的背后,也隱含了種種風險。
在之前的低迷熊市中,經過了長期下跌,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股票估值已普遍較低,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越來越小,正是價值投資的好時機,但當時基金可供建倉的資產卻很有限;相反,目前市場估值越來越高,系統性風險也越來越大了,市場卻更瘋狂,基金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此時,大量涌入的增量資金,將迫使基金被迫在指數高位買入大量股票籌碼,基金正在呈現一種投資學里最忌諱的“倒金字塔”現象。這是風險之一。
風險之二,股市的繁榮,基金公司產品結構越來越單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金公司調節風險的能力。目前,全部300多只基金中,2/3以上是股票型基金,而其余部分混合型基金,其股票的持倉比例也在80%以上。今年來新發行的30多只基金中,95%以上也是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而其他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保本基金等,在整個基金業中的比例則越來越低。如此結構失衡,并不利于基金業的長遠發展。基金公司所有產品集中于一個市場,無異于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一旦市場行情發生逆轉,基金公司將很難規避風險。
風險之三,基金公司人才的培養、管理的完善,跟不上規模的快速成長,也將牽制基金的業績增長。來自證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共有28家基金公司的54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60只基金。基金經理的操作能力和投資風格,是影響某一基金業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基金經理隨意流動,增加了基金持有人的投資風險。
此外,基金業規模暴增,伴隨著基民隊伍大幅擴容。不過,相關調查顯示,國內現有的基民當中,絕大多數對基金投資基礎知識了解甚少。投資者的盲目,也為這一市場埋下隱患。
“后3萬億”的空間
基金資產規模一夜之間跨越了3萬億元大關,規模的暴增,隱含了不少市場風險。“后3萬億”時代,基金業發展還有多大空間?
基金業發展的空間,取決于國內資本市場的擴容速度。畢竟,支撐基金業巨大財富效應的源泉,正是國內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已經超過了25萬億元,去年底,這一數值為8.94萬億元,2005年末則更少,僅為3.24萬億元。滬深股市的擴容速度并不亞于基金。隨著今后越來越多的大盤藍籌企業回歸A股市場發行上市,越來越多的大型國企、中小企業加盟滬深股市,以及金融期貨投資開啟、創業板市場設立等,國內資本市場還會進一步快速擴張。按照目前基金持股市值占兩市總流通市值比例約30%估算,未來基金業的發展空間仍不可小視。
同時,以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為開始,未來,海外投資市場也將逐步向基金開放,這將是一個更大的拓展空間。眼前,基金QDII正加快步伐,南方、華夏、嘉實、上投摩根、華寶興業、海富通等多家基金公司已獲批QDII資格,南方、華夏等幾家公司更是已率先推出QDII產品。
此外,盡管近一年多來,我國居民儲蓄存款不斷地搬家,但儲蓄存款絕對額仍高達近20萬億元,這也為未來基金業規模的繼續擴張,提供了足夠的資金支持。而從國際成熟市場經驗看,居民投資基金的資產,一般遠高出儲蓄存款。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成熟,這一趨勢或許也不可避免。
“后3萬億”時代,基金業發展空間很大。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基金業未來空間的拓展,還需建立在其自身企業制度、行業監管、人才培養以及產品結構等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此外,一支更加專業、成熟的投資者隊伍,也不可或缺。(記者 蔣婭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