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六日電 題:制定“中國標準”破解紡織業發展難題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特別是伴隨著后配額時代的來臨,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幾乎所有的歐美企業都針對中國紡織業實施社會責任評估審核,并將之視為能否合作的屏障。
鑒于目前國際社會尚無統一的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因此盡快建立一系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被國際公認的企業社會責任準則,這對中國紡織行業而言意義重大。
作為全國性行業組織,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率先把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作為開展行業自律的一項重要內容,起草了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樹立紡織產業社會責任的“中國標準”,這也是中國國內制造業的第一個行業自律性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今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啟動針對全國紡織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的十、百、千社會責任試點項目,目前該項目試點行程已過萬里,它強調行業自律,變被動適應為主動進取。
迄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CSC9000T試點情況已得到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支持。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會同勞動部、商務部等九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大對CSC9000T的推廣,并將其列為“十一五”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政策措施。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紡織業已成為國內制造業中率先采取主動措施,整體改進企業社會責任的代表,但由于中國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尚處起步階段,在CSC9000T實施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認為,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員工、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社會團體、社區等承擔相應責任,不只是在經濟上,在社會、環境等領域也要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推廣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表示,社會責任是一個獨特的社會參與機制。它要調動各個利益相關者參與規則的落實和制度的創建,并分享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提升的成果。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辦公室副主任閻巖強調,繁瑣的審查認證也只能說明一個切面,不能歷史地、制度性地解決社會責任問題。形式主義的“驗廠”不僅增加企業負擔,還有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對中國產品采取保護主義的口實。
此間專家指出,中國紡織社會責任在推廣過程中還有些問題需要克服。首先,怎樣減少加班。考慮到中國國情,完全達到法定加班標準幾乎不可能,但要盡量利用提高生產效率的辦法創造價值;其次,制度細化。如果制度不細化,試點企業各個管理部門需要協作調整,用時太長而過程痛苦;最后,如何在全球供應鏈上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中國企業之所以不得不加班,很多時候是上游國際品牌商采購時間縮短造成的。
總之,社會責任不單涉及企業、行業,也有全球供應鏈等相關環節。如何為中國紡織企業爭取良好的社會責任環境,這也是紡織產業進一步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難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