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漲了,幾乎每天都有東西要漲價。”昨日,記者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門口遇到了前來買菜的夏阿姨。她告訴記者,從8月1日起,部分豆制品可能會漲0.1-0.2元。
夏阿姨的感受并非毫無根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2%,其中6月漲幅更是高達4.4%,連續4個月達到或超過3%,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為2.5個百分點,貢獻率達到78%。
對于夏阿姨這樣的消費者,CPI數據增長了幾個百分點并不重要,只要豬肉價格不要太貴,房價可以再便宜一點就好。但對于一部分經濟學家而言,CPI數據明顯、持續上漲,似乎預示著中國經濟開始出現通貨膨脹。
現在是通脹前期?
“中國經濟已經出現通貨膨脹的前兆!敝行抛C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上述觀點。
通貨膨脹是指商品和服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明顯、持續上漲的現象,其主要衡量指標之一就是CPI數據。諸建芳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CPI數據中食品類價格不斷上漲,非食品類價格,如家電、醫療保障等核心價格指標也呈現趨勢性上升,“這表明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大”。
此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宋國青曾公開表示,即使現在中國經濟沒有過熱,但按目前的增長勢頭,過熱很快就會發生,F在是通貨膨脹前期的情況,即生產變化在先,通脹變化滯后。
在分析近段時間物價上漲原因時,諸建芳認為,消費需求不斷上漲、貨幣政策逐步放開、通貨膨脹預期進一步加強,“都為價格上漲提供了環境”。此外,貨幣供應問題也是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從更廣義的貨幣供應量M3看,其增速已經接近20%的水平,貨幣供應量的增大及流動性管控的缺口是目前CPI高位運行的主要因素。
談通脹為時過早?
在一些經濟學家、市場分析師提出“中國經濟出現通脹前兆”時,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系主任華民教授則向記者表達了不同意見。華民在采訪中指出:“現在下結論說‘通貨膨脹’為時過早。”
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都證明:“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存在著某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因此,華民分析道,目前中國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業率,也就是說不太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更何況,CPI增速在3%-4%范圍內波動,就說是‘通貨膨脹’不合適”。
不少市場人士在采訪中也贊同華民的觀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宏觀經濟分析師指出,目前,CPI中有2/3的商品價格仍比較穩定,有1/3漲價,“還不至于導致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
對于物價的上漲問題,華民則認為,價格波動是正,F象,“尤其是食品類價格上漲,可以調節農民收入,實現農民收入得到再分配”。此外,消費者也不必擔心價格再大幅上漲,但近期也不會回落到前幾年很低的價格,可能會在現在價格水平的基礎上保持高位運行的態勢。
結構性調整是關鍵
當學術界還在為“中國經濟是否已出現通貨膨脹”爭論時,中國人民銀行7月30日宣布,從8月1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經是央行在年內第六次動用這一貨幣政策工具。
諸建芳認為,央行此時出臺宏觀調控措施,“不僅是必要的,更是急迫的”。他分析稱,目前,流動性過剩已成為我國經濟的突出問題。短短3個月之內,央行三次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于不久前運用加息、減征利息稅手段打出宏觀調控組合拳,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抑制流動性過剩。
同時,諸建芳告訴記者,政府宏觀調控的效果不會立竿見影地顯現,尤其是食品類價格下半年仍將在高位波動,“因為,食品類商品有一定的生產周期,調控效果需要過段時間才能顯現”。
對于近期頻頻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華民認為,宏觀調控對抑制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等問題并沒有什么幫助,“中國經濟關鍵是要進行結構性調整”。
華民分析說,中國經濟是開放的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只能對國內的資金供給進行調節,但無法對海外資金流向進行控制,“因此,前期出臺的加息、升值等政策,受外來力量的干預,并未緩解流動性過剩、物價上漲的壓力”。(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