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7日電 美國《僑報》近日報道稱,作為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的美方首席推手,保爾森在對話結束兩周后一直感受著國內的壓力。周二,保爾森在對話后首次面對公眾,傾訴遭遇保護主義逆流的苦衷。他感嘆著眼長遠的戰略對話任務,在一個“短期主義”的城市里,要實現起來有困難。
報道稱,說這話時,不少美國國內媒體質疑此次戰略對話取得的“實效”,國會議員并沒有停止推動人民幣議案的步伐。周二在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演講時,保爾森直言,開放經濟在美中兩國正遭遇保護主義的“頂頭浪潮”,很大一部分美國人不相信兩國能分享貿易的好處,國會反映了那種觀點。
保爾森說,有的報紙大標題指此次戰略對話沒有“解決主要問題”,這是一種誤解。他認為,第二次戰略對話取得了“切實”成果,為取得更大的進展打下了基礎。在民航、能源、環境和金融領域取得“顯著進展”。
保爾森強調,戰略對話就是積跬步而至千里,通過坦率的討論來緩解緊張關系,找到解決辦法并付諸行動。他說:“我相當注重實效,我的目標是不斷取得進展,使球向前滾動。”
盡管保爾森苦口婆心奉勸美國人著眼長遠,兼顧眼前,但美國輿論和議員眼睛直盯人民幣,這個問題沒有“突破”,戰略對話就被認為沒有取得實質進展。對此,保爾森說:“我也督促中國在短期內增加匯率靈活性,中期向市場決定的匯率過渡。中國已經邁出了步伐,他們能做得更多。雖然匯率改革不能解決貿易逆差問題,但反映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由市場決定的匯率是應對不平衡的題中應有之義。”他表示,美中在匯改的原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分歧在于步伐和擇機上。
雙方各派十多位部長,一年兩度聚首。這樣高調的對話,如果沒有了保爾森,是否將難以為繼?保爾森表示,成功的美中關系對全球至關重要,戰略對話就是要使雙方高層都能以更廣的眼光看待兩國經濟關系中的長遠問題,同時解決短線的問題。保爾森承認這個過程要持續下去并不輕松,但表示將繼續與吳儀副總理一道,通過建立建設性的關系,在長期的戰略道路上加快腳步,同時建立信心,鼓勵雙方克服各自障礙,取得更多成果。(余東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