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09年,中國經濟在一攬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出現超預期反彈,大規模的政府投入和信貸投放、大范圍的產業調整和振興、大力度的科技投入和大幅度的社會保障建設計劃,使中國實體經濟迅速觸底回升,實現“保八”的預定目標已無懸念。
隨著2010年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中國經濟前景如何?下一步經濟政策的取向是什么?調結構如何發力?這些問題日益受到各方關注。為此,本報從今日起陸續推出年終報道,針對經濟熱點話題,力求析事明理、解疑釋惑。
一問 4萬億投資會否助長產能過剩
2008年第四季度,我國政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迅速出臺并不斷充實完善應對危機促發展的一攬子方案,其中包括兩年中央新增投資1.18萬億元、帶動總額4萬億元投資的計劃。
4萬億投資為我國經濟走出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速度,在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由正轉負的情況下,4萬億投資不僅發揮了拉動經濟增長的功能,同時也帶動了消費的穩步增長,對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功不可沒。
但隨著經濟形勢的回暖,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更加突顯。有觀點認為,4萬億投資等經濟刺激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對此,有關專家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回顧歷史,我國政府在運用積極財政政策,緩解外來沖擊、熨平經濟增長周期波幅方面,一直是行之有效的。如1998年,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加大投資力度帶動經濟平穩度過亞洲金融危機。
從4萬億投資的投向來看,重點包括: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農村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加快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工程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災后恢復重建等。
可見,4萬億投資方向主要是民生工程、“三農”、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生態環保、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沒有形成大規模生產能力的投資,更沒有‘兩高一資’的投資。”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
對于產能過剩問題,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對產能過剩定性、定量的科學評價標準。根據有關學者的說法,行業產能過剩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品價格相對下滑;二是企業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三是行業供給超過了行業需求。
有關專家認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問題,但該問題與4萬億投資沒有必然聯系。就其實質而言,產能過剩是所有市場經濟國家必定要經歷的,它是經濟周期性波動造成的。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更多是轉型經濟的特殊性導致的。
但毋庸諱言,產能過剩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敲響了警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更加突顯出來。會議明確,明年要“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