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地下錢莊。地下錢莊是外資進出最為快捷的方式。很多地下的錢莊運作是這樣的:假設你在香港或者境外某地把錢打到當地某一個指定的賬戶,被確認后,內地的地下錢莊自然就會幫你開個戶,把你的外幣轉成人民幣了。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幣進來。
其五,貨柜車夾帶現金。這種做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的來料加工企業。企業以發員工工資等名義,通過貨柜車夾帶港幣進出粵港兩地,很多企業都有十部左右的貨柜車,而一部車一天跑一兩趟粵港很普遍,每趟夾帶50萬港元(即便被海關查出也能以發工資名義解釋),長期下來所夾帶的現金數量也非常龐大。2006年以來,隨著資金進出需求增多,一些類似的企業慢慢地就拓展相關業務成了變相的“地下錢莊”,大批量幫別人夾帶現金。
其六,贍家款。海外華僑對國內親屬匯款被稱之為贍家款,這幾年這個數字大幅增加。此間真正用于“贍家”用途的款項堪疑,相當多的“熱錢”是通過這種渠道進來炒股、買房。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來自香港金管局的權威數據顯示,2008年至今已有超過5000億港元熱錢流入香港。業內人士指出,內地資本管制比較嚴格,而香港作為一個金融自由港,大量的國際游資進入,不排除其中部分資金是在香港中轉進入內地套利。
除了以上方式,黎友煥表示,“熱錢”還可能通過境外并購這個新途徑流入,此舉可實現“一箭三雕”的效果:可規避國內監管、審批程序,同時逃避稅收,更為熱錢進入提供渠道。
“熱錢”變冷?
簡單看來,流入中國的“熱錢”規模相當驚人。但專業人士認為,用外匯儲備每個月增長的變化量減去外國直接投資,再減去貿易該月盈余,剩余不能解釋的部分就叫“熱錢”的算法值得商榷。其實,除了匯率因素之外還有服務貿易、個人單方面轉移的外匯資金等等都可能被歸入“熱錢”之列。因此,如果扣除這些項目,“熱錢”規模可能縮水不少。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過去幾個月內中國外資流入重新增加。但是,“熱錢”并不是中國過去外匯儲備累積中很大的一部分,也不是近期外匯儲備增加的重要原因。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也表示,“熱錢”的確存在,但是絕對不如大家估算的那么大,而且相當一部分“熱錢”是中國境內機構在境外的資產在向國內調度的過程中產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來自監管部門的權威人士指出,由于我國資本項目有管制,境外投機資本必須繞道而行。通過其他渠道流入國內,流動性會大大降低。此類只具有投機性而不具備快速流動特性的資金,不能稱之為“熱錢”。因此,真正的“熱錢”并不如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可以佐證的是,即使是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候,中國也并未出現資本大量流出的情況。
同時,面對嚴峻的“熱錢”流入形勢,相關監管部門近兩年來也逐步完善相關制度法規,同時不斷加強監管,既對“熱錢”非法流入保持高壓態勢,也注重疏堵結合。
據外匯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劉光溪介紹,在資本跨境流動方面,中國已根據資本交易的不同類型建立了四類監測系統,分別是高頻外債監測統計系統、貿易信貸統計監測系統、針對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對外直接投資(ODI)的直接投資統計監測系統以及針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的證券投資統計監測系統。中國將通過統一已有的各類資本交易項目監管機制等方式,加強對資本跨境流動的監控、監督和預警。
分析人士指出,正是由于相關監管措施的加強,使得“熱錢”在進出環節中的成本大為提高,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熱錢”逐漸降溫為“冷錢”。
除了監管方面的原因,上述分析人士還表示,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并且前景樂觀,金融系統也運行穩定,加之股市和樓市表現不錯,為資金提供了理想的投資場所,這才是“熱錢”變“冷錢”的根本原因。
不過專家也認為,除了這部分“冷錢”,確實也有部分真正的“熱錢”存在。相關部門對這部分資金應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保持足夠的警惕,此外還要做好防范資金大進大出的相關預案。(田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