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股補漲后謹防主力“挖坑” 銀行股強勁發力背后的玄機
李志林
本周大盤探至3080點后雖然最多反彈了239點,尤其是周五靠拉石化雙雄和銀行等權重股攻克了3300點大關,很多人便認為市場風格轉移了,但我認為大盤股僅僅是補漲,是因為其股價與3478點時有10%-15%的差距,而指數只差5%。目前靠拉大盤股造成的指數虛漲,仍不改大盤調整態勢。
短線看,3300點上方壓力不可小視。這里既有8月上攻3478點時堆積的巨量,又有上周在3300點上方大跳水時滬市放出的2951億和2591億的天量,這均超過或接近于“7·29”大跳水時的3028億(要扣減當日新股中國建筑的300億)。而本周臨近3300點時的成交量僅1900-2000億,周五通過拉升權重股強行沖破3300點,但八成股票大幅下跌,并放出了2631億巨量。這表明主力整體消化和瓦解3300點上方巨額獲利盤和解套盤的底氣不足,只能靠大盤股拉指數。
具體看,靠銀行股帶領沖關也不現實。本周紛傳匯金公司準備讓出紅利給銀行股再融資,這豈不是讓財政部來為銀行買單?再說,就算真的這樣做,銀行股的分紅將微乎其微,從而降低其投資價值。而即使銀行股沒有再融資問題,明年新增貸款少于今年,其成長性也不復存在。再加上隨著今年大放貸給過剩產業造成的壞賬逐漸暴露,其目前15倍市場盈率的估值就不是過低而是過高。想拉動大盤實在是勉為其難,只能為機構出貨提供方便。
本周即將推出股指期貨的風聲再起,但我認為股指期貨助漲大盤股是偽命題。目前連融資融券都未實行,推出股指期貨完全是一廂情愿。而即便推出股指期貨,作為一種新的交易模式,最多只能影響大機構提高配置權重股的比重,其功能只是套期保值,但決不會提升權重股的內在價值和改變市場走勢。更何況目前機構投資者多數持有的是大盤股,但只占流通市值的17%,若再提高,資金不足是一個大問題。問題的癥結是:A股市場大盤新股發行規模實在太大了,擴容節奏實在太快了,股指期貨無法避免市場暴漲暴跌。
其實拉升大盤股與一年一度的機構年終結賬情結有關。按慣例,每年12月20日是銀行收貸的截止日,12月25日、26日是上市公司收回委托理財資金和自營投資資金的截止日。眾多今年打了翻身仗的私募基金有強烈的年終結賬沖動,社保、保險、企業年金和絕大多數機構也都需要年終做財務報表。各行各業、各方各面都要年終結賬,哪來那么多人民幣讓你舒心地結,大機構只能是搶先結、強行結、讓利結。這樣,每年12月中下旬大盤震蕩調整屢屢發生。
因此,大盤股拉高后須謹防主力機構年終往下“挖坑”。近期各大券商紛紛推出2010年度投資策略報告,多數機構明年看高4200點。而眼下大多數人又看好跨年度行情,堅信12月份要創新高,即3500點。如若真是這樣,明年就沒有什么大行情:從3500-4200點,漲幅只有20%,空間十分有限,還不夠大機構進去出來轉一個身。為此,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明年能漲到4500點、5000點(這似乎不大現實),要么年底往下砸到3200點、3000點,這樣明年指數還能漲30%-40%,馬馬虎虎,也說得過去。也就是說,大盤權重股越是整體拉高,往下“挖坑”就越容易。
(本文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