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抑制氣頭化工擴張沖動?
盡管2007年《天然氣利用政策》和近年的政策導向已經很明確,不鼓勵天然氣化工的發展,但地方政府在天然氣主產區擴大天然氣化工的沖動卻依然存在,政策引導似乎并不那么有效。
《天然氣利用政策》明確規定,鼓勵優先發展城市燃氣,限制化工用氣,禁止以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區建設基荷燃氣發電站;禁止以大、中型氣田所產天然氣為原料建設LNG項目。政策還通過提高工業氣價抑制工業用氣的需求,降低天然氣在化工、工業燃料和發電領域的消費比重,促進能源的綜合清潔化利用。
這個導向已經使天然氣化工產業明顯收縮,多數氣頭化工企業尋求轉型發展煤化工。四川省政府今年10月出臺了《四川省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2009-2011年)》,明確提出將以天然氣化工和石油化工為龍頭,投入資金約825億元實施項目137個,建設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化工產業基地。而內蒙古烏審旗則利用蘇里格整裝氣田的資源優勢,力爭在“十一五”末建成產值超過100億元的中國西部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
分析人士指出,國家抑制天然氣化工是出于對能源產業利用和天然氣緊缺的綜合考慮,而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將天然氣外輸并不會帶來很多的收益,而就近發展化工產業卻能為當地貢獻盈利、解決就業、拉動GDP,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因此這種沖動難以遏制。
“有的新項目連氣源都沒有著落就敢開工建設,真不知建成后如果拿不到氣怎么辦。”一位中石油的相關人士為此表示擔憂。
這并非杞人憂天。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川渝兩地6大化肥企業及38家中小化肥企業大都進行了擴能改造,用氣能力增加了25%,同時,各地還招商引資新建合成氨項目。2009年正在建設的有建峰廠45萬噸/年合成氨、中化涪陵化工新建20萬噸/年合成氨、達州新建30萬噸/年合成氨等項目,這些項目大多未落實氣源,一旦建成將給供氣企業帶來壓力,如果供氣不足影響運行負荷,經濟性將大打折扣。
因為氣量供應不足,今年上半年不少氣頭化工企業已經因“缺氣”而短時間停產。云天化停產近1個月,瀘天化也停產檢修約2個月,赤天化停產長達74天。
分析人士指出,解決這個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價格。“如果化工用氣的價格不再有優惠,天然氣化工成本提高后無利可圖,自然會有效遏制新增產能,收縮天然氣化肥產業。”他說,“天然氣在中國太珍貴了,用氣結構必須調整過來。”(記者 張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