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船小好調頭
兩分天下
洛陽天然氣每立方米比鄭州貴0.7元,居民大多還是使用液化氣
洛陽市民不擔心“氣荒”,但天然氣每方2.6元的價格,讓很多人抱怨,價格遠遠高于周邊城市,比如鄭州每方1.9元。
洛陽新奧華油燃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西敏說,由于非管道天然氣是采用車輛從全國各地進行采集,成本遠比管道天然氣高出許多,“就這我們還是賠錢的。”
事實上,洛陽的燃氣事業起步較晚,被喻為“襁褓中的嬰兒”。1997年燃氣管道開建,2001年3月12日點火,“滿打滿算不足10年時間”。
洛陽新奧華提供的數據表明,洛陽潛在客戶30多萬戶,而目前發展了17萬戶,實際燃氣用戶12萬戶,僅占洛陽市場的一半。而新奧華的客戶中,企業用氣量占據了90%的市場,居民和出租車用氣只是燃氣市場很小的一部分。
周西敏算了一筆小賬,洛陽現有煤氣、天然氣用戶12萬余戶,按每戶每天用氣0.5立方米計算,全市全天用氣6萬余立方米,而目前全市每天供氣量是100萬立方米,居民用氣只占供氣量的6%左右。
“即便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按照政府先保民生的要求,洛陽居民用氣不會出現‘斷頓’現象。”周西敏說。
相對于洛陽燃氣供應充足現象,洛陽燃氣市場的另一大供應瓶裝石油液化氣是漲聲一片。
記者在洛陽市南昌路一液化氣灌裝供應點看到,前來灌氣的市民絡繹不絕。
供應點老板郭女士告訴記者:“6月初,市民用12公斤裝液化氣是52元,到8月末,液化氣價格漲了10元,調至70元,現在是83元,是今年最高價。”
前來購買液化氣的洛陽市民王先生說:“前段時間我就發現罐裝液化氣價格一直在漲,本想等價稍落落再買,誰知越等越貴,現在家里兩個煤氣罐都用完了。”緊接著,他把兩個煤氣罐都灌滿了。“價格再貴也得用不是?先把氣買足點兒,要是再漲價的話,就能省點。”
洛陽市燃氣市場管理辦公室李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洛陽市大約有18萬戶居民在使用罐裝液化氣,液化氣全部由洛陽石化總廠供應,“該廠的液化氣儲存量為1700噸,而全市居民每天使用液化氣的總量只有120噸左右,供應量絕對充足。”
未雨綢繆
之所以能在多個城市氣荒的情況下獨善其身,就是因為早計劃早安排
提起洛陽的“不差氣”,周西敏概括為:洛陽供氣企業提早準備未雨綢繆,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洛陽用氣市場起步晚,燃氣市場相對較小,“船小好調頭”。
“一直有企業要求想成為我們的用戶,但是我們暫時沒有發展。”周西敏說,“發展客戶還要量力而行。”現在發展的都是一些“優質客戶”——冬天有替代能源的客戶。
“比如說,壁掛爐我們就不提倡,也不發展,這樣的客戶只有冬天才會使用,而冬天又是用氣高峰。”周西敏說。如果盲目地發展,或許洛陽也避免不了被“氣荒”困擾。
與洛陽相比,開封、許昌等地的燃氣市場同樣不大,而這些城市卻依然出現“氣荒”。
“其實,每個城市在冬季來臨前都會提早作準備,我們不能說別人的準備都沒有做好。”周西敏說,洛陽有近一半的燃氣為“非管道”輸送,也就是通過車輛運輸天然氣,這種輸送方式雖然成本高于管道輸送,但是,點對點的服務比較靈活,不受上游氣源影響,“這恐怕也是洛陽的一個優勢”。
周西敏認為,事實上,洛陽也很“差氣”。
他舉例說,中信重機目前正在建設一條中國最大的油壓機生產線,屆時,每天需要的天然氣為46萬立方米;洛陽石化總廠每年還需要天然氣4.2億立方米;洛玻集團在洛陽境內有11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天需要10萬立方米天然氣,由于氣源不足,現在只能運轉2條生產線;伊川鋁電、汝陽陶瓷……
“這些工業都需要大量天然氣,或許,再過幾年,洛陽的用氣量將超過鄭州。屆時,如果洛陽還能做到‘不差氣’就好了。”
對于坊間盛傳“氣荒”是因為油氣企業“捂氣”謀求漲價所致,周西敏并不認同。他說,國家發改委已經認同油氣的穩步漲價,他們利用燃氣供應緊張來謀求漲價有點多此一舉。
周西敏認為,“氣荒”的主要原因還是天氣,寒流的提前到來,造成用氣的高峰。而由于多數城市多年來并沒有受到如此嚴重的“氣荒”,所以準備不足。
“有些供氣企業或許還沒有和上游供應商談好用氣計劃,而上游企業也對天氣的突變預計不足,產量受到影響。”周西敏分析認為,洛陽之所以能夠在全國多個城市氣荒的情況下獨善其身,就是因為未雨綢繆。 (王戰龍 袁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