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基金維權法律專家張遠忠:
涉“老鼠倉”的基金
應退基民基金管理費
著名基金維權法律專家、北京市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遠忠律師認為,對于涉及“老鼠倉”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基民完全可以提起法律訴訟,或申請仲裁,要求賠償自己的損失。他表示:基金經理涉及“老鼠倉”,基金公司是要負責任的,因為這表明基金公司存在重大管理漏洞,沒有看管好基民的財產,當然應為此負責。他認為,之前部分基金公司聲稱基金經理老鼠倉是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的說法是毫無道理的。不過,他也表示,目前證監會還只是對通報違規的基金經理名單,因此最好還是等證監會正式的出發決定出臺后。再起訴比較好。
如果基民起訴老鼠倉基金經理和公司,該如何確定自己該索賠多少金額呢?是不是自己投資基金的虧損都可以獲得賠償呢?對此,張遠忠律師認為,目前法律還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但根據《信托法》和《基金法》的規定,涉及老鼠倉的基金起碼是不應該收取基民的管理費的,因此基民可要求基金公司退回之前收取的管理費,然后基民可根據自己持有的基金份額,大致算出自己該獲得多少賠償,并以此作為自己索賠金額。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則認為,對于涉及老鼠倉的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證監會一般都會沒收老鼠倉違法所得,這個違法所得應該歸到基金池里面,歸所有持有該基金的廣大基民共同所有。
盡管這次媒體透露了證監會對14名基金業從業人員進行了處罰,但并沒有明確指出到底是處罰了哪些基金公司的哪些人,為廣大基民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增加了障礙。對此,張遠忠律師認為,對于基金公司的老鼠倉行為,廣大基民應該有知情權,如果基民覺得自己持有的基金涉嫌老鼠倉,而證監會卻沒有公開披露,可對證監會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公開對老鼠倉的處罰情況。
滅“鼠”就要用“毒藥”
事實上,A股市場上的“老鼠倉”現象由來已久。莊股時代,券商即是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大機構之一,由于“先知先覺”,券商從業人員的“老鼠倉”現象曾經非常的普遍。在證券投資基金逐步取代券商成為市場的中堅力量之后,基金公司從業人員的“老鼠倉”慢慢被市場曝光。如南方基金公司原南方寶元債券型基金及南方成份精選基金經理王黎敏、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原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唐建、融通基金公司原基金經理張野等,因為涉及“老鼠倉”事件,均被中國證監會處以終身市場禁入的行政處罰,王黎敏、張野等還被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以及巨額罰款。
顯然,上述三位基金經理為其違規行為付出了代價。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由于“老鼠倉”是將獲利方的收益建立在其他投資者的風險之上,客觀上更是一種赤裸裸的“搶劫”行為,僅僅只實施市場禁入與罰款等處罰,無法真正擊中“老鼠倉”的要害與痛處,而這亦是“老鼠倉”前赴后繼的根本原因。
《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管理指導意見》對基金投資管理人員相關行為的規范應該說還較全面,比如規定“投資管理人員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進行證券投資活動”,“公司員工不得買賣股票,直系親屬買賣股票的,應當及時向公司報備其賬戶和買賣情況。公司所管理基金的交易與員工直系親屬買賣股票的,交易應當避免利益沖突。”然而,這些“婆婆媽媽”的說教式的教條,在某些基金經理面前,早就失去了應有的威力。
基金經理玩起了“老鼠倉”或沉醉于“老鼠倉”中,如何能為基民理好財?景順長城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涂強、長城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韓剛、劉海涉嫌利用非公開信息買賣股票,涉嫌賬戶金額從幾十萬元至幾百萬元不等,這三位基金經理中,其投資業績乏善可陳,也并非什么知名基金經理,此次“老鼠倉”卻使他們一舉成“名”,這更像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基金經理中“老鼠倉”事件頻頻發生,市場上“老鼠”橫行,與監管層此前滅“鼠”所下的“藥”藥效不強有關。筆者以為,滅“鼠”就要用“毒藥”,就像生活中人們常用“三步倒”、“毒鼠強”滅鼠一樣,要讓“老鼠”見之躲、觸之亡,如此,基金“老鼠倉”才有收斂的可能。(曹中銘 陳春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