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提示
突然有一天,仿佛街上的每一個人都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在這個單單靠儲蓄不能完成財富聚集的時代,中國的理財市場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打開。然而首批投資海外市場的理財產品在金融海嘯中“潰不成軍”,集合型理財產品在牛市過后表現慘淡,人人想理財卻又理財無門。于是,我們所信任的銀行理財經理學會絕口不提“潛在回報”……是理財產品的錯?理財經理的錯?還是我們對于理財產品的信任從最開始就錯了?
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了上海數家銀行網點,深入理財產品的設計、銷售、交易等環節,調查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理財產品市場。本報自今日起推出的系列報道“看不懂的理財產品”,將為讀者揭開理財產品市場喧鬧表象下的一個個秘密。
在客戶的心目中,理財經理應該是能夠為他們解決一切問題的專家,股市、匯市、期市的最新走勢和新發理財產品的各種特性全部盡在掌握。
然而現實往往難以讓人滿意,我們的理財經理要么橫下一道買或不買的判斷題,要么讓云里霧里的我們在不同投資產品間做一道不得不選的選擇題。而當我們真正有了理財的煩惱與困惑,遇上的卻總是一問三不知的理財經理,這究竟是為什么?
【市場現狀】
銀行理財產品正在“被復雜”
理財產品越做越復雜,越做越玄乎,金價走高銀行扎堆發行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能源漲價銀行又推出掛鉤能源的理財產品,現在大宗商品被經濟學家看好了,銀行們又紛紛推出掛鉤大宗商品的理財產品。然而打算購買理財產品的消費者卻越來越看不懂,所謂的“掛鉤”到底怎么個掛法?
某外資銀行最近面向市場推出一款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與該行既往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不同,這一次,理財產品潛在收益率一欄并未給出明確的數字,而是一連串復雜的公式。在所列出的兩個公式里,一個名為“參與率”的概念與最初、最終金價相聯系。最終這款一年期產品的回報率將通過這兩個公式和最低回報率0.36%一起,取最大值。這意味著投資者如果要了解潛在收益率究竟幾何,必須先弄明白銀行所謂的“參與率”和這堆繁復的數學符號背后的涵義。
不滿
為何解釋不清收益與何掛鉤?
直接面向客戶為客戶理財的理財經理說不出來理財產品的收益究竟與何掛鉤,實在讓人失望。
理財經理金小姐在被問及某個產品“參與率”的概念時,并沒有立即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這是我們產品設計時用到的概念,你知道這是一款保本的理財產品,最低會有0.36%的收益!
“可是如果不曉得這個參與率,又怎么知道你們這款一年期產品的潛在回報率?不曉得潛在回報率,怎么做投資決定呢?”在記者一再堅持下,金小姐答應弄清楚這個“參與率”的真面目。原來這個所謂的“參與率”是銀行的產品設計人員在向供應方購買下此產品時定下的一個參數——60%。至于這個“參與率”與60%之間的關系,理財經理金小姐又說不出了。
不滿
為何只是推薦最佳“購買”方案?
記者連日走訪多家銀行的理財專柜發現,理財經理并不能給出真正的理財建議,而只是在現有的產品序列中做排列組合,為客戶做出一個最佳“購買”方案。
一度被潛在收益率問題投訴怕了的理財經理們現在開口必提“投資風險”,同樣,“潛在回報”也成為他們最怕被問到的字眼,至于理財產品本身、投資某款理財產品的利與弊,很少有理財經理能說的明白。
“您覺得這產品有投資價值嗎?”不少理財經理在被問及這個在投資者看來最需要最直接的購買理由時,常常是兜圈子盡其所能再次把產品介紹一遍,至于投資價值如何,那還得留給客戶自己判斷。
“銀行能賣出收益較低產品,靠的還是中國老百姓對銀行的信任多過其他渠道。”理財經理湯先生坦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