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在擁有9億農民和1.5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中國竟繼2004年之后,再次出現了大范圍的“民工荒”:今年初,四川、重慶、貴州等農民工輸出省市的地方官們還在為如何妥善安置上千萬“失業”回鄉農民工而犯愁;但僅僅幾個月之后,曾經在金融危機的寒流中紛紛解聘雇員的東部地區企業,卻又手持訂單招不到工人了。
與五年前一樣,因為“民工荒”,農民工群體再次從“社會邊緣”回到“主流視野”。“民工荒”既讓我們嗅到經濟復蘇的氣息,更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在成長:曾經一向被認為“只為打工賺錢”的農民工,正在用自己的雙腳表明自己的基本權益和基本需求。
缺失權益,民工說“不”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中考”表現不俗,不僅讓各界倍感振奮,更令國外資本和商家對中國經濟刮目相看。隨后經濟的逐步復蘇,廣東、浙江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相繼出現用工短缺情況,而與過去勞動力市場普遍缺乏技術工、熟練工情況不同的是,這次市場告急的卻是普通工種——一個普通農民都可以承擔的角色。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那些曾高唱著“東西南北中,打工到廣東”的農民工遠離了廣東,使那些曾堅持認為“要想富,就走沿海打工路”的農家子弟不再對這些地區充滿迷戀?他們去了哪里?他們為什么作出這樣的選擇?四川省作為勞務輸出大省,“川軍”名號在外出務工人員和招工企業中也一直聲名赫赫,這里農民工的發言頗能代表他們某些共同的心聲。
莫勇、莫俊兩兄弟出生在上世紀90年代,今年只有十八九歲。2008年10月兩兄弟去了深圳,在戴爾找到了一份檢查打印機質量的工作,盡管每個月有1400元的收入,半年后他們還是辭去工作回到了四川雅安。今年國慶節剛過,兩兄弟一起來到了成都,希望可以在成都找到一份能在工廠里面學到一些技術的工作。“深圳離家太遠了,在那里盡管待遇要比四川略高一些,但是我們在那里沒有辦法找到家的感覺。”莫勇說。
曾在廣東務工8年的四川農民工肖軍也帶著被解職的怨氣向記者訴苦說,我們沒日沒夜地干活,為老板賺錢,但金融危機一來,老板就讓我們滾蛋,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我們怎么能找到“家”的感覺?肖軍是去年因金融危機而失業回鄉的農民工之一,一說起這樣的經歷,就感覺特別委屈。
曾與妻子雙雙在廣東東莞一家工廠務工的四川省金堂縣人羅世彬,自去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被工廠辭退回到老家后就再也沒想過回到東莞,盡管他們現在還沒有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在那邊打工,什么保障也沒有。”他對記者說,“我在廣東務工的地方是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小廠,在這個廠工作了2年多,一直都是每個月1200元左右,沒加過薪、沒拿過任何補貼或福利。經濟稍不景氣,就讓我們走人。走的時候,我們真的很傷心。”
西部正在為農民工開拓“新天地”
經過十年的大開發,今天的西部已經不是十年前的西部了。統計數據顯示,10年來,西部地區快速崛起,GDP年均增長率達11.42%,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兩個百分點,成為新中國成立60年來發展最快的10年。今年上半年,西部經濟更是率先于中東部經濟和全國經濟反彈上行: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上半年東部地區增長5.9%,中部地區增長6.8%,西部地區增長13.2%。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東部地區增長26.7%,中部地區增長38.1%,西部地區增長42.1%。
西部地區的經濟活力讓中外資本看到經濟復蘇的希望。今年在成都舉行的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西部地區共吸引了5900多億元中外投資,中東部地區原有產業正在加速向西部轉移。那些原來要千里迢迢找工作的農民工,在西部,在家附近,就能穩定就業了。
成都市近郊龍泉山里的張琪敏不久前就在成都一家公司求職成功,如今在公司里做接待、服務工作,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就有近2000元,此外公司還承諾工作滿一年就可以為其購買社保。她對記者說,即使是在廣東、上海做同樣的工作,收入和待遇也不會高出多少。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