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興,基礎牢。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長沙農村經濟總量迅速擴張,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按現價計算,下同)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4億元飛躍到2008年的282.3億元,增長逾80倍。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8元上升到2008年的8002.6元,增長165.7倍。農產品的不斷豐富和產量的大幅增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為長沙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創造了牢固的基礎。
農民的真實感知是驗證輝煌的最好例子。近日,記者先后采訪了4位農民,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長沙農業60年來的巨大變化。
-“萬元戶”張明堯
從困難戶到年收入10多萬
他叫張明堯,讓他出名的是1982年11月16日《長沙晚報》頭版頭條刊發的新聞:《望城出了個“張三萬”》。
上世紀70年代,一年到頭張明堯夫妻倆拼盡全力,也只能糊口,長期欠賬,是典型的困難戶。1979年,改革的春風開始慢慢吹進張明堯所在的小鄉村——望城縣黃金鄉金橋大隊,已經40多歲的張明堯包下了大隊豬場。一年下來,他就還掉了欠國家的錢,還有了72元積蓄。1982年,張明堯掏錢買下了隊里的豬場和一塊地。同時,他還做起了豆子粉絲加工,開始了他真正的致富之路。粗略盤算,當年可以實現三個“一萬”,從此,“張三萬”的大名就傳開了。1984年,他家告別了茅草屋,蓋了磚瓦新房。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張明堯的年純收入已達10多萬元。
數字:農業興,腰包鼓。60年間,農民生活由貧窮到小康。長沙農民人均純收入過去處于全國省會城市中下游水平,目前躍居到全國35個省會及重點城市第12位、中部省會城市第1位。2008年,長沙農村全面小康實現程度已達到80.2%。
-“種糧大戶”劉國斌
從種田10余畝到1000多畝
他叫劉國斌,瀏陽市龍伏鎮的“全國種糧大戶”。
“過去一戶起早貪黑,最多種10余畝水稻。”劉國斌介紹,1990年,他和鎮上幾戶人家開始使用農業機械種田,率先嘗到了甜頭。收割機、插秧機的效率是人工的幾十上百倍,劉國斌不滿足于種好自家“一畝三分田”了,從2000年起,他以租賃等方式,將其他農戶的幾百畝土地流轉過來統一耕種。“道理其實很簡單,規模越大越劃算。”去年,劉國斌早晚稻一共種植了1406畝,收獲稻谷700多噸,純利潤二三十萬元。今年,他的種糧面積進一步擴大到1500余畝。
數字:無糧不穩,無糧不寧。60年來,長沙農業的糧食總產量由74.3萬噸增加到248萬噸,增長3.3倍。人均糧食占有量由240.3公斤提高到386.4公斤,增加146.1公斤。截至今年年初,全市有一定規模的糧食生產合作社達到20余家,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達到417家,其中500畝以上的8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