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一位教授評論說,褚時建一案讓人們意識到,國有企業中長期以來的分配問題,開始注意管理者的待遇。2002年的春節,74歲的褚時建因糖尿病獲批保外就醫,回到家中。而正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推行國企高管年薪制,規定高管年薪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2倍。有媒體以褚時建的繼任者字國瑞為例,6年以來,字國瑞的合法收入接近一千萬,這個數目褚時建一生的收入也比不上。
數據顯示,2002年推行國企高管年薪制以來,高管年薪和職工平均工資12比1的比例逐漸拉大。國資委數據披露,2004年至2007年,國資委監管下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分別為35萬元、43萬元和47.8萬元、55萬元,年增長14%左右。國企高管,特別是中央直屬企業的高管,年收入往往一經披露,就成為公眾爭議的焦點。
2008年4月30日,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正式結束,中國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660萬元的稅前收入居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首。一位從事保險業姓劉的女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的采訪時抱怨道,比起高管們每個月不用跑單子,就能拿一二十萬的薪水,自己跑一個月的業務卻只有一兩千的收入。在一份名為“央企高管天價年薪是否應該盡快叫停”的網絡中調查中,78%的調查者認為“是”,央企高管的天價年薪數目太過驚人,有關部門應該迅速插手,立即叫停。
2009年4月,一份《2008年央企高管薪酬表》再度經網絡披露,取代馬明哲的是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公司2008年年報顯示,傅成玉的薪酬約1200萬,再度成為媒體追問的焦點。傅成玉表示,其薪酬由獨立董事決定的,是市場行為,而他本人在拿到高薪后已經捐給母公司。
主持人:
我們剛才短片里面,實際上是選擇了幾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從褚時建,包括現在的一些高管拿著天價的高薪。我想聽聽您從法律方面的意見,因為我們一直在從經濟的角度住這個,到底什么原因讓高管的薪酬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您覺得如果能夠讓他們做了,而且能夠得到應有的工資,從法律的角度應當建立起一種什么樣的機制?
王錫鋅:
我們現在談到高薪的問題,可能更多的時候關注的是國企和央企,為什么僅僅關注這個問題,或者更主要的是關注這個問題?我想肯定從法律的角度來講,首先是一個所有權問題。國企從本質上來說,是國家所有權,政府作為出資人來投資到這個領域中。在這個背景下,也就是說政府是出資人,國家是所有人,全民是所有者,高管在這里不過是經理人。因此如果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首先我們看到是在公司對企業治理的內部結構上,真正的出資人——政府可能在這里沒有發揮一個真正的作用,也就是說在薪酬定價決策的過程中,可能很多時候高管存在一個更多的給自己提供激勵,缺乏一種內部結構的約束。這個我們可以叫做從所有權的角度來說,本來是國有的,但在管理上所有者缺位了。
如果從外部來說的話,政府對國企的監管,本來是可以通過設定一個上限的年薪,比如像奧巴馬政府在救市的時候,提出了50萬年薪的上限,或者是通過信息的充分披露,讓公眾能夠來監督。這兩方面,我覺得應該是法律上應該去考慮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