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以來,中國的A股市場一改上半年持續上漲的態勢,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挫。行情結束了嗎?股市還能再上漲嗎?
B股融資功能完全喪失
事實上,自股權分置改革以來,“大小非”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A股市場一直處于“資金少 、 股票多”的嚴重失衡狀態,短期行情主要靠集中釋放的流動性來支撐,但很難持續!由此,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另一個現實可行的解決途徑,那就是:擴容B股,分流“大小非”!
中國上個世紀90年代初設立B股市場之時,全球資本市場給予了高度關注。一大批境外證券經營機構都是在B股市場的吸引下,首次在中國內地設立了辦事處,專門研究并經營B股業務。10多年前,B股市場每一次新股發行都像如今的H股發行一樣,在國內和國際投資銀行的安排下進行全球路演。而且歷史上B股還曾經是A股的領先指標。但自1993年開始,國內企業直接到境外上市發行H股、N股,到1997年紅籌股、H股大量發行上市以來,特別是2003年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的正式實行,大量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得以合法進入A股市場。此時的B股市場已經被邊緣化,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其融資功能也完全喪失!于是,有觀點提出應該取消B股市場,將其并入A股或H股等等。
其實,從目前以及今后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來看,B股市場完全有存在的必要性,而且擴容正當時!除了上述因素外,導致B股市場被邊緣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市場本身的容量太小,不便于大資金的出入。那么激活B股市場的有效途徑便可以從擴容開始,而且目前的條件已相當成熟。
B股市場的擴容需要考慮兩個方面:外匯資金與股票供給。
高額外匯儲備為B股市場提供資金支持
央行數據顯示,2009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從趨勢看,該項指標仍將持續增長。
充裕的外匯儲備,既反映了我國對外經濟實力, 也為維護宏觀經濟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無疑也蘊藏著諸多風險,高額外匯儲備的進一步增長也增加了外匯管理的難度。同時,在人民幣短期無法快速升值的背景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必然導致央行外匯占款的快速增加,也意味著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在快速增加。央行數據顯示,7月份銀行體系因凈購匯而投放的外匯占款達2204.56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凈購入322億美元。這種被動地投放基礎貨幣,不僅使得央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受到干擾,也容易催生資產泡沫,并為將來通貨膨脹埋下隱患。因此,外儲結構調整和有效利用就顯得尤為關鍵。
與發達國家(比如日本)大多“藏匯于民”的情況不同,我國的外匯儲備現狀是“藏匯于國”,與2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相比,我國企業和居民的外匯存款僅為1500億美元左右。這主要與我國企業尤其是居民的持匯意愿有關,因為目前國內可用外匯投資的產品基本就是銀行提供的外匯實盤交易與外匯衍生產品等,而且這些操作都需要具備比較專業的知識技能。為推進“藏匯于民”的進程,國家允許發行了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但由于我們并不熟悉海外市場,其收益可想而知。國家方面,我們的外匯資產主要是收益率并不高的美元國債,而中投公司的收益也并不盡如人意。
顯然,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具有足夠吸納能力的外匯投資場所,而被冷落多時的B股市場擴容后恰恰可以再塑輝煌!
拋開外資參與B股市場不說,僅從國內目前的外匯資金狀況來看,建立一個萬億美元市值規模的B股市場已不是難事。而事實上,從QFII申請的熱度,到今年上半年B股市場的表現,都可以看出外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意愿非常強烈,只是苦于入市無門。因為目前B股市場的容量的確太小(共110家,其中86家A+B公司,24家純B股公司。滬深兩市B股總市值130億美元左右,只有A股的8%,日均交易量2億左右人民幣),而且國內許多優質的公司都沒有在B股市場上市。另外,QFII每年幾百億的額度也很難滿足境外大資金的要求。因此,如果能安排目前A股市場中眾多優質上市公司同時在B股上市,必將吸引境內外資金的廣泛參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