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金融危機的后果宣告美國的監管模式是失敗的,英國的也是失敗的,歐盟也是失敗的。他們在金融危機之后都提出了改革方案,我們把他們三個方案總結起來的話,對全球銀行業的模式改變是巨大的。”中行副行長朱民近日指出。不可避免的,銀行的國際業務會大規模減少——從地域上來說,歐洲的銀行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他們的凈利潤將大幅度下降;同時,銀行業的區域結構在變化,在2008年全世界的銀行業只有亞洲的銀行業有利潤1641億美金;銀行個體的競爭也在不斷的加強,以美國銀行的股價來看,花旗和美國銀行的股價下跌之后,再沒有回來很多,蘇格蘭皇家銀行的股價非常可憐地仍處底部。
記者手記
不平等條約
記者在龐啟帆的博客上,看到一個頗有意味的故事——銀行的信貸部來了一位老印第安人,想向銀行貸款500美元。信貸部的經理問老人有什么東西作為抵押品,在得知老人只有一輛極老的車和一匹掉了牙齒的馬后,經理聳聳肩,但他最終還是決定貸500美元給老印第安人。
幾周后,老印第安人再次來到銀行,他拿出一捆鈔票,從中點了500美元給經理,還清了他的貸款。經理問老人打算如何處置余下的錢?老人回答:“當然是放在家里了。 ”“你為什么不把它們存入我們的銀行呢? ”“我可以這樣做嗎? ”“當然,你把錢放在我們銀行里,由我們來保管,我們還付給你利息。你需要的時候,再把它取出來。 ”這時,老印第安人把身體往椅背一靠,問道:“你們拿什么來作抵押? ”
一直以來,國人都習慣了無條件信任銀行并且接受銀行的資格審查,銀行向我們的長輩一樣強勢。一直到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們才驚嘆:原來美國的銀行也會破產,銀行也有信用危機。
但也就在這經濟危機爆發的一年里,國內銀行業也引起了不少爭議:從理財產品零收益、到忽悠客戶把存單變保單,再到房貸利率的出爾反爾、朝令夕改……其中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也讓不少客戶的態度由信任轉向了抱怨。放眼未來的中國銀行業,道路的確不好走——全球金融產品削減規模的浪潮勢必也會卷入內地,而國內監管機制的趨嚴,也讓上半年已經面臨資本充足率問題的銀行業再度受考,可謂隱憂重重。
所以,老百姓也要改變對銀行無條件信任的態度,這并不是說不要去銀行辦理業務了,而是要重新審視銀行,更謹慎地處理自己的資產,而銀行也必須改變“朝南坐”的強勢,不然受到挑戰的不僅僅是利潤率,而是生存。(崔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