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關注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在醞釀了3年之后終于塵埃落定。
9月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分三步實施績效工資改革,從2010年1月1日起,事業單位將全面實行績效工資制。
“這項改革可謂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我個人理解,目前政府是在通過薪酬改革來推動事業單位改革,通過薪酬改革的辦法把事業單位改革這塊最后的硬骨頭啃下來。同時,現在的三步走步驟,意味著明年其他事業單位必須得定性。”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出臺的是國務院會議的決定,下一步應該還會有一個具體文件出臺。
“績效工資”這個用以衡量企業員工的工資標準,今后在事業單位推行,意味著事業單位的“鐵飯碗”也許會慢慢變成“瓷”的了。
津貼補貼需要清理和規范
此項關乎3000萬事業單位職工切身利益的績效工資改革,其內容和走向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楊宏山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名副教授,和其他大學教授一樣,一直被近些年大學的“企業化”模式所困擾。此時,他更為關注下一步在事業單位進行的績效工資改革怎么執行。因為許多跟他一樣在高校任教的大學教師,都有一份在他們看來并不“漂亮”的工資單。
上海某大學的李教授向記者道出了她每月的工資收入:作為一名大學副教授,她每月6000多元的工資是由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級別工資、職務工資和激勵工資等幾部分構成,而這 6000多元的工資單中,其基本工資、工齡工資、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等基礎工資約為3000元。過低的基礎工資,讓她牢騷滿腹。
“我們是通過非常強的人力資本的投資進入到大學的教師隊伍,而我們拿到的基礎工資太薄。一些擁有博士文憑的教授,其基礎工資甚至連普通工人的基本工資都不如。”
于是,她和很多大學教師都不由自主地選擇去給大學的各種各樣的培訓、進修班上課,以增加主要收入來源。
對此,楊宏山感同身受。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因為教師的基礎工資較低,很多高校只好去設定不同層面的激勵措施,從學院到系都在辦班,結果導致每個系無一例外地都不再以教學和科研為導向,而以‘辦班’為導向。按理說,‘辦班’只是這些事業單位衍生出來的職能,結果導致那些老師和系主任可以把正常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都放一放,‘辦班’倒成了第一位的了。幾乎所有的教授、好老師都去給‘辦班’講課,但不一定給本科生講課,也不一定給碩士生講課。建立規范化的激勵型工資制度確實已經到了非常必要的時候。”
楊宏山認為,即便沒有實施績效工資,也應該把激勵放在學院級別作為一級統籌,而不能去發揮各個系的作用,否則“把系辦亂了,結果導致很多的系都變成企業性組織了。”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目前大學的各個學院的激勵設計很不一樣,大學教授的工資中除了國家財政撥付的基礎工資之外,激勵工資分為三部分:學校給付的校級激勵工資(其實是崗位津貼,完全跟職稱相關聯,嚴格意義上沒有激勵),學院給付的學院級激勵工資和系里給付的激勵工資。而學院和系里主要是辦班,有錢就多發,沒錢就少發。
“作為一個學校,激勵的東西比較多。現在真的到了需要規范的時候,否則就是小金庫,亂發錢,還耽誤了正常的教學和科研。”李教授向《中國經濟周刊》直言。
這次國務院會議明確了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基本原則,第一條就提到“實施績效工資與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相結合,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嚴肅分配紀律。”
“真是點中了高校的要害。”楊宏山一語中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