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20年過去了,他仍然對每間屋子是用來做什么的如數家珍。1989年的中國,民營企業還只是個萌芽狀態,而鄉鎮企業正是風起云涌的時候。那時,王振滔的企業也被劃入集體企業的類別。一臺制鞋機,三個合伙人,幾位制鞋匠,王振滔開始了最初的創業。這個時候,錢金波已經從師兄、合伙人,增加了另外一個身份。
王振滔:原來我們是師兄弟關系,后來我們開始做鞋,就是一種親戚關系。
記者:什么親戚呢?
王振滔:也就是說我的老婆就是他的外甥女,一種親戚關系。所以師兄加親戚、加朋友,這個關系是很密切的,無話不說的。
解說:此時,王振滔已經成了錢金波的外甥女婿。錢金波已經從師兄、變成了妻舅加合伙人的角色。這其實是溫州,或者說江浙一帶最為典型的家族企業的雛形!
記者:那時候在溫州辦企業,像你們這樣親戚合作,或者家族一起做企業的現象特別多?
王振滔:現在也是一樣的,歷史所造成的,溫州人抱團意識比較強,換句話說溫州人親情關系比較濃,一般剛開始創業單打獨斗是很困難,他要尋找很多人幫助,要么尋找朋友、要么尋找親戚,基本上溫州家族都是大家族,好幾戶人家、好幾戶親戚并起來一起做,
記者:剛開始創業家族式企業是優勢大于劣勢?
王振滔:應該說我們創業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么多家族一起做的話,可能就沒有今天。我認為任何一個家族都是有利的,為什么?時間成本比較省,你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做一些決策、交流。大家從信任角度來講就沒有隔閡,肯定會你信任我、我信任你。所以我認為溫州現在經濟發展離不開原來的家族式的管理。
解說:王振滔、錢金波,已經另外一個合伙人,三個人擰成一股繩。三個人甚至在溫州的商人圈子有了自己獨特的綽號。
徐建亮:社會上對他們有三個外號挺有意思的。這個老總的外號也不瞞你說,叫厚皮,每個人都叫他厚皮。
記者:為什么叫厚皮呢?
員工:他臉皮厚可能。可能沖勁比較十足。他的激情、沖勁,不怕得罪人,
解說:王振滔主外、錢金波主內,把個小小的鞋廠干的風風火火。他們生產的皮鞋,慢慢在市場里站穩了腳跟,奧康名氣也越來越大。但是,五年之后,這一對讓人羨慕的黃金搭檔,卻突然宣布要分道揚鑣。
鏡頭過度。。。。。。。
解說:1994年,和錢金波分家之后,王振滔和他的企業開始陷入困境。
記者:分家之后,奧林鞋廠還剩什么?
王振滔:分了以后,除了固定資產、廠房、這么幾個人,流動資金是沒有了,這個時候我們幾乎是半做半停。如果當時如果說不堅持下去的話,這個企業同樣就沒掉了。
記者:這三四個月一直處于停工狀態?
王振滔:就是半做半停。其實很多一部分員工,因為分開的時候,很多一部分員工對企業,因為還有一種依賴感,原來管理層都不一樣了,所以還有一個波動,很多員工就離開這個企業了。
記者:什么時候覺得開始自己能夠喘過一口氣了?
王振滔:真正喘過來是97年以后了。95、96年這個時間對我來講完全是在煎熬中渡過的,市場的壓力。
記者:為什么97年就好起來了?
王振滔:97年的時候我感覺家族這種管理不適合未來的管理。就請高人過來,請他們來管理我們這個企業,不是依靠這些親戚管,請他們來管理企業,按照現代的管理方法做,。
解說:在此后的三年多時間里,王振滔一邊療傷,一邊琢磨著怎么能把企業的元氣慢慢恢復。這期間,剩下的王姓家族里的親戚們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1998后,奧康慢慢逐漸壯大起來。企業的銷售已經在溫州制鞋行業漸漸成為老大。但是,一件事情的發生,讓王振滔擔心企業又會陷入新的危機。
王凱:俗話說娘親舅大,可見舅舅在家族當中的地位。有這么一天,王振滔的舅舅突然跑到他的辦公室,指責只有一句,你到底還有沒有一點親情?
解說:2000年的這一天,王振滔的三舅來到了他的辦公室,找上門來的原因是,王振滔堅決要把外甥送來的價值百萬的皮鞋包裝盒退貨。王振滔的小舅舅繆彥樞作為旁觀者,目睹了那一幕。
舅舅:肯定有點生氣么。兩個吵架了。你皮鞋做好,包裝無所謂。大家買一個皮鞋,包裝不要緊么。他說質量也有包裝么,質量好,包裝也好,買過去就知道了:因為我們娘舅外甥啊,你給別人做,我做,不是一樣的啊。
解說:原來,在奧康,不僅僅在企業里各個部門,到處都是王振滔的親戚,甚至奧康的皮料、鞋底、包裝盒等等的供貨商,也都是王家的親戚。這一次,專門負責給奧康供應鞋盒的外甥送來的包裝盒,印刷質量不夠標準。被要求堅決推回,這引來了舅舅的堅決反對。
王振滔:舅舅過來說,你不要太過分么,大家這塊過去了就行嗎。也許可能當時他是說說而已,但對我們來講是難以承受的,質量不行能用嗎?當時就不能用。不能用以后,他就會通過其它的途徑對你施加壓力。
記者:什么途徑?
王振滔:找我的母親,就會跟我母親講,你試試跟他講,不要太過了,這么點小問題怎么能過呢?
解說:狀告到了王振滔的母親那里,但是,母親堅決站在兒子的一邊。最終,舅舅家的孩子選擇了退出奧康集團供貨商的隊伍。
王振滔:最后錢也給了,貨也退了,以后再也不做這個事情,把這個事情斷掉了。
解說:但是,這件事之后,王振滔開始檢查自己企業里的一些親戚們有關的部門,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來,所有的重要,關鍵的供貨都是由親戚們把持著,由于是這樣的關系,價格、質量等等,都讓其他外來的員工無法很好的管理。以次沖好時有發生。
王振滔:對我來講,從原來的圈子解脫出來又是變成一個圈子,這個圈子雖然很小,時間大了以后,跟原來大圈子是一樣的。所以面臨著對我來講壓力跟原來是一樣大的,一樣的壓力。
解說:這種情形,讓王振滔暗暗下了一個決心。
王凱:在溫州很多企業不敢打破家族式管理的模式,并不是看不到其中的弊端。一方面是怕處理不好親情產生矛盾;另一方面呢也怕突如其來的變革,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振蕩,傷了元氣。1994年和錢金波的那次分手,導致企業一時無法開工,這一幕我想王振滔恐怕一生都不會忘記,那么現在站在他對面的全是他的親戚,他該如何解決這次難題呢?
解說:一頓生吃之后,王振滔開始用和三舅舅發生的包裝盒事件開始講起。一件件有違質量標準的事情被拎了出來,下面坐著的親戚供應商,以及在公司工作的親戚,如坐針氈。
王振滔:當時我說的,就是跟我們相關鞋子的行業都不要你做了。而不是簡單的叫他們重新做好,就是不要做這個了,跟我們鞋子相關的離開這個東西,你們做其它的可以。
記者:我覺得這些說法、這些想法都能理解,因為是斷了人家的財路啊,平時人家也是付出了很大的辛苦。
王振滔:說句不好聽鴻門宴也好,生吃宴也好,大家都能理解,雖然在過程當中大家有一些意見、有一些想法。到現在奧康幾乎中高層都是外來的和尚。這樣已經形成了一種體系了。我們用最能的而不是最親的,
解說:在這一次之后,王振滔的小舅舅繆彥樞徹底退出了奧康的銷售領導者的位置。外甥徐建亮因為擅長研發,被保留在奧康的研發中心。所有的給公司提供原料的,也從此不再供貨,而是采用招標的方式。而從此,奧康集團開始迅猛發展起來。
記者:現在再讓你回過頭看,怎么看家族企業發展的優勢和弊端?
王振滔:如果說,讓我重新開始做的話,我還是希望家族開始做。但是你要把它做強做大必須脫離家族,因為家族沒有這么多的能人,你的家族也沒有這樣很規范的治理,必須脫離家族以后把外面的人融進去,你才有新的起點。不然的話永遠停留在,也許可能是做久,但做不大。
王凱:在創業初期靠著家族的優勢,企業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迅速集合力量,靠著這種強大的凝聚力,它可以在更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這個時候舅舅應該說絕對是企業發展的寶,但是當現代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舅舅成為了企業發展的草的時候,我想必須打破家族發展的藩籬,讓更多人看到內部的風景,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到企業內部,形成一個真正強大的大的家族。從這種意義上說,王振滔絕對為家族企業發展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采訪人:王振滔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繆彥樞 王振滔的小舅舅
徐建亮 王振滔的外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