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七月二十二日電 題:眾多“光環”顯東莞活力
作者 李映民 李純
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東莞,目前已成為珠三角聞名遐邇的“現代制造業之都”,“光環”無數,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中國制造業名城”、“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城市科學發展綜合評價地級及以上城市第二名”、“國際花園城市”等,勾畫出東莞獨特的亮點與魅力。
經濟全球化
東莞是中國最早引進外資的城市之一,也是引進外資最成功的城市之一。一九七八年東莞誕生了中國內地第一個“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在其后三十多年間,東莞擁有了全國最多的外資企業,利用外資使東莞在經濟上取得巨大的成績。“東莞塞車,世界缺貨”這句話反映了今日東莞“世界制造業之都”的地位,從紡織服裝、玩具、家具到電子、化工等產業,東莞在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誕生出五萬家企業,外資企業達一萬六千多家。在GDP上,東莞更以中國地級市第一的名次創造了“富可敵省”的經濟奇跡。
近年來,東莞企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全市各類科技企業總數達到兩千七百多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八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三百六十九家、民營科技企業近四百七十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十五家,市級民營科技企業一千七百多家、專利培育企業二百六十多家和專利試點企業九十五家。科技型企業為東莞的經濟轉型升級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
文化多元化
提到東莞,人們第一感覺往往是“金錢之都,文化的沙漠”。其實,東莞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文化也沒有“閑著”。建設文化新城、圖書館之城、博物館之城、廣場文化之城,東莞文化在創建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
玉蘭大劇院可算是東莞近年來在文化上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耗資達七億多元的玉蘭大劇院是珠三角地區規模最大、演出檔次最高的大劇院之一,在建成之初就被定位為東莞文化發展的標志。玉蘭大劇院每年都有超過五十場的高水平演出,在音樂劇演出的場次、檔次和上座率上頻頻創造業界奇跡。目前,第二屆東莞國際音樂劇節正在玉蘭大劇院如火如荼地開展。
東莞秉承“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生活著三十多個國家、內地三十多個民族的人民,中西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各族人民在這里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城鄉一體化
東莞是一個組團式的城市,由三十二個鎮區組成,城鄉一體化超前。在經濟發展上,東莞注重城鄉的協同發展,現在東莞各鎮區都自己的特色產業,城鄉差距基本消失,在“鄉下”看到的也是繁華的都市風光。東莞市長李毓全就表示,現在東莞“地王”每平方米一萬二千多元人民幣,不是在市區,而是在塘廈鎮。
東莞的城鄉一體化不僅體現在經濟上,也包括了教育、文化、醫療等方面。東莞二000年率先實施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從無到有的突破;現在,東莞又率先建立起了城鄉統籌的醫療保險制度,吹響了建設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險體系的號角。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東莞都在不斷開創著新思考、新做法,探索著一條中國城市實現現代化的道路。隨著東莞經濟社會雙轉型進程的推進,東莞將帶著過去的榮譽走向下一個發展的歷程。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