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油價調整應謹慎
在采訪中,很多人都表示按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上調油價可以理解,但此次漲價的幅度似乎大大超出了預期。根據測算,如果除去國內成品油價格中1元左右的燃油稅,調價后的汽柴油零售價其實已經相當于去年國際油價每桶140美元時候的水平。而現在國際油價僅僅徘徊在70美元都不到,國內油價就已經回到歷史高點,這似乎印證了一個困擾公眾很久的關鍵詞,漲多跌少。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表示這種漲價行為“是不太正常,因為我們油企,成品油基本是壟斷供應的,我們的國企有一個特點。漲價的時候它反應比較靈敏。然后降價的時候它遲遲不降有這個,有這個特性”。
王松奇教授認為,之所以大部分人都感覺到我國的成品油價格漲多跌少,與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壟斷地位不無關系,雖然按照國家發改委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際油價連續二十二個工作日波動超過4%時,國內成品油價將隨之調整,但由于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和對利益原因,使得這一規定實施起來面臨不少現實困難,要想實現真正的價格接軌,打破壟斷是第一步。
“所以,我覺得我們今后這些成品油的供應企業,這些巨型的國有公司,應該是真正按照國際市場規律,向國際市場靠攏的話,你就按照我們國家出臺那個既定的規則,如果它連續降幅22個工作日,超過4%你就降,你不要不降,然后漲的時候你漲得挺快,這是有些不正常”。
關于日后油價是否還會再漲的問題,王松奇教授認為國際油價今年不會重現08年148美元一桶的高價,F在是69美元左右,徘徊在70美元左右。他估計年內不會出現上百(美元),超過80(美元)以上的情況。
關于汽油價格上漲對CPI的指數的影響,王松奇認為影響會有一些,但是不會太大。因為中國的汽柴油在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大約是18%到20%,其它70%多都是煤。所以成品油價格的調整,不會對那種CPI產生很明顯的助推和拉升作用。
而和王松奇教授的觀點不同的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雖然在全球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油價很難出現08年時的暴漲行情,但是,就中國而言,油價上漲對各個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視,最終的結果將體現在居民價格消費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PI上。
在電話采訪中,湯敏秘書長表示了對國際糧價問題的擔憂。他說:“在過去幾個月國際糧價漲了20%-30%。如果僅僅是油價上漲,糧價不動,豬肉這些副食品不動的話,估計對我們國家的沖擊在短時間內還不是很大的。但是就怕把國際糧價給拉動起來以后,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
截止到今年5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第四個月下降。同時5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較上年連續第六個月下降,從這些數字來看,經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中國經濟不振和需求疲軟的狀況仍在延續。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內汽柴油價格卻在半年之內連續三次上調,這樣的調整對正在恢復中的中國經濟會不會產生反面作用呢,湯敏表示了他的擔心,他認為油價問題,對中國和發展中國家來說,現在是個很大的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世界經濟仍然面對繼續下滑的風險,而中國經濟也正處于能否企穩回升的關鍵時刻,王松奇和湯敏都認為,此時油價的調整應更加慎重。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但是要做思想上的準備,還要做物質上的準備。
半小時觀察:期待油價透明,減緩通脹壓力
走過油價頻繁上漲的2008年,從去年年末的12月18日起,國內開始實行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今年5月8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又為成品油定價機制確定了制度依據。本來,大家寄希望于這些機制和制度上的改革,能使得油價更透明,不再制造半夜雞叫的懸念,也不再引發漲多跌少的質疑。但從這次油價上調后的各方反應看,新的機制和辦法并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相反,節目中很多專家指出來,不打破兩大石油巨頭的壟斷,油價就很難有讓人心服口服的一天。
比起迷霧重重的油價本身,我們更擔心大幅漲價引發的后續影響。隨著大量信貸資金和財政投資注入實體經濟,客觀上來說,通貨膨脹的壓力并不是捕風捉影。作為現代經濟血脈的物流業,一旦把油價上漲的成本轉嫁出去,將推倒一片多米諾骨牌,農產品、工業品都不得不以漲價來消化上漲的油價。而在眼下這個擴大內需保增長的關鍵時刻,我們本來就需要提振需求,油價大幅上漲無疑和這個目標背道而馳。
不管從漲價的依據還是漲價的后果看,這次油價上調確實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油價不要總是筆糊涂賬,這不僅是市場公平的要求,也是確保宏觀調控目標的要求。(主編:周人杰 記者:李錦,孫菁,井天增,李想 攝像:樊建恩,白羽,景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