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體系不完善是上海面臨的首要難題。我國金融監管機構總部以北京作為控制中心,采用分業監管的模式,對全國實施金融監管。這使得監管中心與被監管者存在信息不對稱。對金融中心建設來說,分業監管更容易形成監管真空。而有專家表示,綜合經營是大勢所趨,發展成為主營保險業務的金融集團,或主營銀行業務的金融集團,是我國金融改革的方向。在國務院的相關文件中,也已經明確提出上海將進行金融綜合經營試點和培育大型金融控股集團。日前,中國平安入主深發展已經為金融機構的強強聯合樹立了一種模式。而在上海,交通銀行收購中保康聯51%股權的方案也正在批復中。有業內人士指出,綜合經營和金融控股集團的產生,將對現有監管體制提出不小的挑戰。
為金融中心建設服務的立法不足。雖然上海市層面關于促進金融中心建設的相關地方法律已進入市人大審議程序,但目前上海仍沒有涉及金融產業核心的立法權限,這是制約上海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戴國強說:“為金融中心服務的各項措施如果沒有法律的支持,將很難真正起到預設的目的。”
人力資源無法滿足金融中心需求。據統計,上海目前金融從業人員只占1%左右,不足20萬人。其中具有國際水準的金融人才更加稀缺,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經驗的高級人才不足2萬人。與此同時,金融人才流動性差,內部人才走不出去,外面人才難以進來。
人民幣國際化:必須但很艱難的一步
專家指出,從理論上講,如果人民幣不是國際貨幣,則很難談及真正意義上的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只有當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賬戶充分開放的前提下,上海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金融中心。
“如果缺乏這個必要條件,上海充其量只能建成一個國內金融中心。而我們面臨的困境是,如果不加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將會錯過最好的時機。但是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時候加速推進了人民幣國際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就有可能遭遇很大的風險和困難。幸運的是,金融危機刺激或促使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明顯加快。不幸的是,無論從哪個方面講,上海還都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楊建文說。
根據國務院文件,上海將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承擔重大責任,這是出于中國經濟發展全局而作出的戰略布屬。但從操作層面上講是極其困難的。人民幣要發展成為結算貨幣,進而成為投資貨幣,再成為儲備貨幣,所有已經存在的或即將出現的矛盾和難點都有可能在相當程度上集中在上海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所以,上海不僅需要決心和信心,更不可缺少知識、人才和體制、機制。
上海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韓文亮表示,出口導向型外貿企業的發展是人民幣國際結算的物質基礎,目前上海出口導向型外貿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產品的技術含量與質量都有待提高以增加外貿中的話語權,否則人民幣國際結算將相當被動。同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尚未形成以結算為主體的銀行體系,這是人民幣國際化技術基礎的一大缺失。上海本地銀行與國際銀行都應在上海建立人民幣結算中心,縮短人民幣結算流程,提高人民幣結算效率。
也有專家為上海支招,目前全球資產價格相對偏低,這是中國開放資本賬戶的良好時機,可以讓中國的資金流出國外,促使國際收支平衡。楊建文認為,如果不及時出手,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中國很可能在一年之后,再度出現類似2006年和2007年人民幣被迫大幅升值的情況,從而引發國際資本市場“熱錢”大量流入,資產泡沫難以遏制地大量產生。繼而再度引發危機,中國經濟將有可能再度陷入被動。(記者 蔣婭婭 張小樂)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