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總動員”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劉永剛/北京報道
6月6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一場主題為《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國際論壇上人頭攢動。
“看這架勢,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應該快熬出頭了。”一位參會者看著組委會提供的出席嘉賓名單感嘆道,“這么多高官坐在一起討論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是從來沒有過的,是不是要把解決中小企業問題升級為基本國策了?”
這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熱議幾年來,最高規格的一次主題論壇。當日,包括科技部部長萬鋼、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以及國有各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內的主要負責人在這一論壇上紛紛表態,將繼續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以緩解其融資難問題。
面對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中小企業的生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到2008年底,全國中小企業中歇業、停產、倒閉的大約占7.5%,城鎮就業更加困難,2500萬左右的農民工返鄉。據人民銀行浙江分行一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小型企業的經濟景氣指標指數比2008年下降18個百分點,這直接影響了我們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發展目標!”被稱為中國中小企業“當家人”的李子彬說,他的職務是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當前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為這件事而奔波。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計劃,但在李子彬看來,“廣大中小企業至今沒有從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直接受益。”
近5萬億信貸增長:中小企業占比不足5%
“中國的中小企業真的是很委屈,做那么多貢獻,當資金周轉遇到問題向銀行借錢時,才發現,銀行才是爺。”一家來自廣西的中小企業主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據其介紹,他辦企業有15年了,前13年,為了企業能夠發展,他不遺余力地想找銀行借錢,銀行就是不搭理他。“最近2年,我錢多了,銀行開始上門找我,我才不理他們。”
不只是李子彬,論壇在場的高官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發言中表示:“目前金融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現狀還遠非理想。”
“今年頭3個月,全國信貸規模總量增加了4.8萬億,其中中小企業貸款增加額度只占不到5%!”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說。他認為,目前融資難、貸款難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部委集體表態:“繼續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數據,在中國,中小企業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了近70%的進出口貿易額,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崗位,吸納了50%以上的國有企業下崗人員、70%以上新增就業人員、70%以上農村轉移勞動力。在自主創新方面,中小企業擁有66%的專利發明、74%的技術創新和82%的新產品開發。
既然中小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貢獻很大,為什么銀行不愿意借貸給中小企業?
李毅中認為,中小企業融資難有四方面原因。“第一,中小企業自身的問題,主因是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信譽度不太高;第二,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條件更加嚴格,因為銀行大部分是商業銀行,它也要考慮自身的風險、自身的利潤;第三,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制機制不健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央財政、地方財政拿出資金建立擔保機構,但是覆蓋面不太夠;第四,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太窄。”
為了在危機中紓困中小企業,各部委此次紛紛明確表態。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銀監會一直高度重視中小企業融資,只要能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改善,(銀監會)將下大力氣消除一些可能的障礙,包括財稅制度、法規制度及其監管制度等。”
“科技部不僅要通過資本市場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還要為中小企業開拓債券融資的渠道。”科技部部長萬鋼如是說。
“我們有信心今年能夠為中小企業擔保6000億元的貸款。”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亦表態。
“金融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現狀還遠非理想”,劉明康指出,銀監會為此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了以六項機制建設為基礎,以總行層面上成立專門機構為抓手,以隨時回應中小企業需求的產品開發為重點的工作路子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在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方面,萬鋼指出,今年中央財政特別安排了將近1.6億元資金,開展股權投資試點。“最近新設了6家創業投資機構,將帶動超過10億元的社會資金進入創新領域,給科技型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萬鋼說。
李毅中也介紹說,工信部下一步將建議中央財政、地方財政進一步加大對擔保機構的投入,另外支持地方用各種渠道建立地方的中小企業擔保機構。
除了間接融資,中小企業融資的其他渠道也在搭建之中。“創業板市場很快將形成、建立起來,我們希望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能夠上市,擴大中小企業板的規模,努力與各地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投資力度。”李毅中表示。
銀行業界:中小企業客戶效益是大客戶的2.8倍
在中小企業在融資的環節中,銀行無疑扮演著重要角色。一項統計顯示,目前中國企業融資中80%左右來自銀行信貸,但信貸總量中80%左右是投給大企業;而另有80%左右的中小企業從來沒有向銀行貸過款。
面對這種局面,銀行該做什么?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表示,中小企業發展不僅關系到整個經濟發展,也關系到銀行自身的經營管理。工商銀行貸款的企業客戶中88%是中小企業,50%的貸款投放給中小企業。
“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關注這個問題,沒有理由不去解決好、改進好這方面的工作,除非你不想要這88%的客戶、50%的貸款,這不太可能。”他說。
楊凱生表示,今年1到5月份,工行對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為22200億元,新增中小企業貸款3254億元,同比增長17.16%,高于整體貸款14.5%的增長幅度。在貸款投向方面,61%的資金投向了中小企業,使得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占比由去年底的47.16%提高到49%。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表示,中小企業業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業務領域。他介紹,今年1月-5月份,中行中小企業貸款增長了44%,中小企業客戶增長了22%。到5月底,中行對中小企業提供的各種授信達到11000億,中小企業客戶總數超過3萬戶。“這當然跟900多萬戶的中小企業相比是一個小數目,但我們走出了重要一步。”
李禮輝認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銀行要用創新的思維謀劃中小企業業務經營管理,在風險盈利等方面尋找好的平衡點。他介紹說,中行設立了一批“信貸工廠”,按照集約化、簡約的流程處理中小企業的信貸業務。通過這個流程安排,中行對于中小企業信貸審批的手續由過去的兩到三個月縮短到現在的兩三個星期。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朱小黃也表示,對中小企業的業務是“有效益”的。他介紹,建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投放達到了12000億元,占信貸余額的42%。其中對小型企業貸款達到5000多億元,占總貸款余額的18%。
他表示,建行中小企業業務相對于大型企業業務綜合收益更好,達到了大型客戶的2.8倍。“從戰略上來看,把中小企業業務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發展業務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云表示,農行對中小企業業務有單獨的信貸準入條件、單獨的信貸審批程序、信貸審批的授權、單獨的資源配置體系、單獨考核評價體系、單獨的風險管理體制等,通過單獨的管理對中小企業服務。對于金融服務中小企業,交通銀行也有自己的想法。
交通銀行行長李軍表示,交行探索出兩種發展模式:一是合作營銷模式,主要是銀行通過與政府部門、工商聯以及高新技術園區、行業銀行合作,實行集群化營銷,通過降低信息成本,為中小企業貸款降低成本。二是通過供應鏈融資方式來發展中小企業業務,主要是通過自身大企業的客戶資源,通過供應鏈融資介入,為處在大企業上下游兩端的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