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兩個季度的大力度投資拉動和信貸支持之后,我國經濟下滑得到一定的控制。今后應當在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調整比例關系和經濟結構、擴大居民消費上下大力氣,多做文章。
一
隨著今年4月和1~4月經濟數據的公布,人們對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做出了進一步的分析和判斷。
一些學者認為:我國經濟已經“處在復蘇‘整固’階段”,“經濟好轉,尚需鞏固”。主要理由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或者拉動力有很大提升,或者有向好的表現;最令人注目的是投資的快速增長。1~4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超常增長,同比增長30.5%;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8%,保持良好態勢;外貿出口按工作日計算環比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
的確,從抑制經濟下滑和“保增長”的角度看問題,固定投資的超常增長可以起到關鍵的作用。這意味著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可以創造更多的增加值。投資的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出口大幅度下降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新增固定資產可以為今后的較快增長奠定新的物質基礎。另外,今年以來股市持續升溫,上證綜合指數已經上漲了45%,說明人們的信心有所恢復和增強。
中央實施的擴大內需的政策,其積極效果已經初步顯露,經濟下滑的趨勢得到初步控制,經濟形勢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筆者認為,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這只是經濟形勢的一個方面,真正“走出低谷”還需時日。
二
如果我們從內在聯系上系統地考察全部經濟數據,并同時作另外兩方面的考察——實施高度擴張性經濟政策的代價以及對今后實現科學發展的影響,同我國密切相關的國際社會的經濟狀況,那么,當前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不容盲目樂觀。如果說,我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不能不受影響的話,那么,我國單獨走出危機的可能性較小。我們必須注意到以下幾方面的不利情況。
(一)1~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和第一季度持平。但這個增長率只相當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的一半,相差15個百分點。這就是說,雖然總內需的比重增加了,但內需的結構(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比例)卻更加不合理了,投資率進一步上升,居民消費率進一步下降。這樣,即使今年實現了保八的目標,也主要是依靠投資拉動的。這種脫離居民消費需求的經濟增長,是難以為繼的。
(二)4月全國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22.8%,出口同比下降22.6%,這已經是連續6個月下滑。這說明,外貿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假如我國過度依賴出口的狀況已經轉變,那么,這種下滑就包含著正常的因素。但是,內需和外需、消費和投資的不合理比例關系是長時間形成的,調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只要我國經濟增長對出口的過度依賴沒有發生根本轉變,只要居民消費需求的比重不能顯著提高,只要超常大量投資是不可持續的,那么,只有當美國、西歐、日本等等的經濟已經復蘇以后,我國的經濟形勢才有可能真正好轉。因此,至少在今后幾年內,能否扭轉出口大幅度下滑的局面,仍然是判斷經濟形勢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不僅增長率同比下降8.4個百分點,而且月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這就說明,工業增長仍然受到國內外市場的強大約束。200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相差13.2個百分點。但是今年1~4月相差25個百分點。4月發電量同比下降3.55%,下降幅度顯著大于3月的0.71%。這說明,工業、電力的增長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存在很大的反差。可能的情況是:固定資產投資所消化的投資品有相當一部分是存貨;不少固定資產投資并沒有轉化為新的生產能力,尤其是工業生產能力;已經形成的生產能力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從而轉化為新的產能過剩。從工業和發電量的數據來看,經濟增長的低迷狀態尚未結束。
(四)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供的情況,目前鋼鐵總量嚴重過剩,板材問題尤為突出;落后產能比重較高,恢復生產存在盲目性;進口鐵礦石增加過猛。去年我國鋼鐵生產能力已經超過6億噸,而產量只有5億噸;今年對鋼鐵的需求預計4.7億噸。這就是說,即使不再增加新的生產能力,產能過剩也高達25%~30%。今年第一季度,進口鐵礦石1.31億噸,同比增長18%;4月進口5700萬噸,高出正常進口量近一倍。這種情況不是鋼鐵行業獨有的。這說明,有些行業并沒有在轉變發展方式和“調結構”上多做文章。
(五)4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下降1.5%,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6.6%(其中生產資料下降8.1%),降幅均大于3月。價格指數的下降并不是通貨緊縮的表現,而是產能過剩、生產過剩和消費需求能力不足的表現。通貨緊縮的本來涵義是流通中的貨幣供給不足;但現在,無論從新增貸款來看,還是從貨幣供給來看,都不存在貨幣供給不足的問題。2007年和200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8%和21.6%,而今年1~4月僅增長15%,下降了幾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投資和貸款的大量增加,都沒有較多地轉化為居民的消費能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