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定點藥房都有違規接納醫保卡支付的情況!”采訪中,一些藥店老板坦言。有的說,現在各家藥店都在爭取成為醫保藥房,為的就是讓顧客醫保卡內的余額變成自己的錢。“藥店多過米鋪。”這句在武漢醫藥零售業的流行語,道出目前激烈的競爭狀況。一名藥店老板說,如果爭取不到刷卡的消費者,藥店就要關門了。
武漢市的醫保藥店是從2001年開始的,經過8年多的發展,已由最初20余家發展到了目前的200余家,醫保代刷藥店則“不計其數”。“藥店數量多是一方面,醫院還占據了一大部分市場。”一名藥店老板進一步介紹,在發達國家,所有醫院都不單獨設立藥房,這也是我國正準備實施的醫藥分家舉措:醫院只給住院病人提供用藥,沒有門診藥房,也就是說,病人在醫院看病之后必須去社區零售藥店購買藥品。而目前,我國醫院占了藥品銷售約85%的份額,全國20余萬家藥店只能爭奪剩下約 15%的市場份額。
不少藥店老板表示,即便這樣,藥店經營還受大環境的影響,如其他資本的介入、國家發改委的降價、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的處方藥限售等,藥店為了生存,在減少經營面積,降低成本外,“吃醫保”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他們認為,要改善行業生存狀況,除了經營者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強服務、規范管理等之外,國家職能部門出臺符合社會現實情況的政策才是長遠之計。
認為花自己的錢無可厚非
部分市民錯誤對待“救命錢”
對于該不該使用醫保卡購買非藥品,受訪的參保人員有不同的看法。“這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很多人都這樣做,不但方便,而且又不需要花自己的錢。”參保者王女士說。走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市民有類似的觀點,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事。“醫保卡里的錢是我們的‘救命錢’,一定要讓它在關鍵時候發揮作用。”在漢口仁壽路的一家藥店里,劉先生購買了一些常用藥,用現金支付了40多元錢。劉先生告訴記者,前不久,他的一名同事夜間突發腸梗阻,到醫院看急診,根本顧不上取錢,幸虧他的醫保卡里有足夠的錢,才沒有耽誤治療。劉先生說:“我和老婆都有醫保卡,卡上存了好幾千元錢了,那是應急救命的錢,平時手頭不緊張的話,我們就盡量不花卡上的錢。”“醫保卡只能嚴格用于醫療方面的消費。”武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政策法規處彭燕娥處長說,設置醫保卡的初衷就是為了市民在生病時獲得一定保障,減輕其支付壓力。“如果隨便用的話,那就完全失去‘保障’的作用了。”
醫保卡消費須“專款專用”
職能部門將細化監管辦法
據了解,我國的醫療保險分為社會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兩個部分,由單位和個人按規定比例共同出資,保障市民基本醫療需求。其中,統籌基金用來支付住院費用,個人賬戶用于門診、急診費用和定點零售藥店的購藥費用。住院和門診特定項目費用中需個人負擔的費用,也由個人賬戶支付,如果個人賬戶資金不足,則由個人以現金補足。醫保卡里個人賬戶的錢雖然屬于持卡人所有,但必須“專款專用”。
彭處長進一步解釋,醫保卡里的資金雖然有一部分是市民自己繳納的,但另一部分是國家財政注入的,尤其是退休者,其醫保卡里的錢全是國家財政注入的。“很明顯,這些錢并不是說是市民個人想用就用的。”
“ 《武漢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有明確的規定,醫保定點零售藥店不得擅自擴大服務范圍和通過偽造資料、費用單據等不正當手段獲取醫療保險基金。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并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部門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藥店,將取消其定點資格。”彭處長介紹。
2005年11月16日,武漢百理王大藥行因為允許參保人員用醫保卡購買日用品,成為武漢市首家被取消醫保定點零售資格的藥店。2007年7月4日,6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也因同樣原因被責令限期整改。
彭處長表示,針對目前醫保定點藥店違規較多的現狀,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更為具體的藥店管理辦法。
記者了解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去年末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行為的通知》,從今年起,藥店在銷售藥品、食品及洗化產品時,均須向顧客出具一份詳細的產品檔案,其中要包括產品名、規格、批次、數量、生產廠商、價格等內容,便于銷售者、使用者,以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產品的安全性開展調查、追溯。 (楚天金報 文圖/記者衛華 見習記者張輝 實習生湯巧霞、袁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