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進一步消除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體制性障礙
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各級政府應該正確履行職責,創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公平的制度環境和有序的市場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除了在編制發展規劃、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核準重大項目、安排政府投資等方面,履行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服務的職能外,還負責中小企業的發展和改革工作。我國的中小企業絕大部分屬于非公有制經濟。為此,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有關部門牽頭起草了《貫徹落實<若干意見>重要舉措分工方案》。截止到去年上半年,已有17個部門和單位在市場準入、金融財稅、公共服務、改進監管等方面出臺了22個配套文件,還有一部分配套措施正在研究制定中;各地區頒布實施了200多件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或政策文件。總體上看,《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廣大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需要相比,進展還不夠快,力度還不夠大,社會上還不夠滿意。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這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做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各項工作。
一是切實抓好法律法規清理工作。清理的重點是現行規章、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在市場準入、財稅金融、社會服務、權益保護和政府監管等方面與《若干意見》不一致的規定。
二是完善配套法規和具體政策。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市場準入、技術創新、企業管理、人才培養、結構調整、產業集群發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方向,積極培育與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服務機構能力建設,創新服務產品,提高服務質量。
三是完善行業準入配套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行業準入配套政策,切實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進一步打破行政壟斷及基于行政的經濟壟斷,推進行業準入政策與管理的公開化、公平化、程序化、規范化。
四是改革財稅和金融體制。加快財稅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合和滿足各類企業需要的信貸體系,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改進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調整信貸結構,增加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貸款。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對創業型、就業型、科技型、服務型中小企業實行稅收扶持。規范各類行政事業收費,切實制止攤派。
五是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我們將通過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使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布局結構相對合理,管理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力增強,安全生產、產品和服務質量明顯改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取得重要進展,就業規模繼續擴大。
六是加強領導,搞好協調配合。進一步改進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指導,加強政策協調,改進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監督,形成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合力。加強與有關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和密切合作,加強與企業、地方的溝通,經常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
在經濟轉型中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結合起來,是貫穿于整個現代化建設過程的長期課題,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尋求答案。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是一個長期面臨的重要課題,是一個需要不斷加大實踐和理論創新的新課題。我們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有力地推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各項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陳德銘)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