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城市導報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在中國住得更美好”的文章,記者哈拉爾德.馬斯結合一些實例,談了中國的買房熱和裝修熱。在這個基礎上,德國之聲記者把德國和中國在買房、裝修等方面的情況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建材商場和建材價格
馬斯記者說:“隨著建筑業(yè)的繁榮,建材市場業(yè)也繁榮起來。在北京和上海城市邊緣的高速公路旁站著巨大的建材購物廳。”僅市場老大“百安居”,每年就要招待3000萬人次的中國顧客。在“你大我更大”、有著求大欲的中國,建材商場也在向越來越大發(fā)展。北京四環(huán)路邊的“金四季”據(jù)說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建材商場,這里有17000平方米的購物面積。
跟德國相比,中國的建材當然是太便宜了。馬斯舉了些例子,比如一個CLLO牌的洗臉池價格是98元,相當于10歐元。木地板每平方米35元,相當于3.5歐元。簡單對比:德國價格約為中國的3至5倍(比如最一般的木地板每平方米11至15歐元)。名牌自然更無法比了。
但是有一個看似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在中國買房后的裝修總支出卻是相當高的。馬斯采訪了一個在北京工作的四川人,他新買的住房價格是85萬元,裝修是10萬元。其實,這在中國是普遍的現(xiàn)象:裝修費用一般都在買房費用的10%以上,估計一般在12%-20%之間。而在德國,這個費用應該是在5-10%之間。
原因是:盡管中國建材和人工都便宜,但是買家拿到的房子基本上處于“毛坯狀態(tài)”。那個四川人帶馬斯到他的新房去看了,那里就是水泥墻,水泥地,什么都要“裝”上去。而在德國,“粗裝修”一般已經(jīng)含在房價里。即使是二手的房子,多半也是在墻、地(衛(wèi)生間、廚房除外)裝修后出售的。
[1] [2] [3] [4] [下一頁]